织云女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中文网dd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用神识扫了一下,发现房里没有人,床榻也就只有一张,生活用品也只有一份,被整齐的放在屋内。看来是早就准备好的。单间啊,不错。
白宛推开了丁戊房的房门,走了进去,收起了放在门边桌子的钥匙。
准备的很充分啊所有的国子监的学生都是这个待遇吗
也不一定,毕竟她是插班生嘛。现在不是开学的时候,所以刚刚白宛逛学院的时候没有发现什么人。想必先生和同窗都在上课呢。
白宛随便收拾了一下,便准备去听听课,毕竟她还从来没有上过国子监的课呢,看看是怎么样的。
走到学舍,发现了一个启蒙班,说是启蒙班,其实是应试的基础班,讲的都是考科举的学子最需要知道的知识。
白宛来了兴趣,便轻轻走了进去,坐在了后门边的一张空的课桌上。
先生说她可以自学,不用上一些必修课,是因为看证明上写的白宛已经和一位举人学习十年之久,想必该学的都已经学好了,现在挂名到国子监是为了直接乡试,而不必考童生。
这种事情是很常见的。很多家里不是特别宽裕但是学问好的学子,都是自己家里人请了西席,然后在考试前挂在国子监的。当然这种选择是毕竟经济的,但是前提是学问得做的深,考试自然比一开始就在国子监就读的学生要难很多。
毕竟国子监的学费也很贵,要是考到国子监然后马上考试还是很好的。先生以为白宛也是这个情况。
其实白宛是为了避免自己还要上一些自己已经学过的内容的先生的课,这才做的弊。
毕竟对于聪明人来说,学过的东西再学一遍是非常令人烦躁的事情。
白宛的举动并没有引起先生和同学的关注。毕竟在国子监迟到的学生还是很多的,又不是白鹭书院,很是不必这么严苛。
“同学们,下个月就是童试了,先生我在这里再把最基础的强调一遍,要是这些还没有分清楚,那就不用去考试了,免得浪费时间。”
先生严肃的神情让整个课堂一遍肃静。
“文考分为三个阶段,童试,乡试,会试。
经乡试,府试,院试,取录者为秀才。
乡试三年一次,于秋天八月举行。秀才和国子监的学生会一起应试,取录者为举人。
会试于春天二月举行,取录者为贡士。
会试放榜十天后举行殿试,一甲三名,曰状元、榜眼、探花。”
白宛点点头,嗯嗯,这是必备常识,她还是知道的,谢谢自己没有混日子,曾经还努力过。
“各位不必参加童试,但也要了解,乡试考期多在二月,分五场,五场皆为第一名,称案首。
府试多在四月,院试分为三场。成为一个秀才,需通过十三场考试,方得功名。
在座的各位能直接参加乡试,是家中长辈和自己共同努力的结果,与家境贫寒的学子相比,已是很幸运了,希望各位惜福。”
先生在这里停了一下,仿佛是为了让学子们好好反思一下。
“乡试和会试分为三场,每场三天。三场考试中以第一场考试最为重要,考试以经义为主。”
“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的统称,第一场试需要考五经文各四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