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中文网【ddzww.com】第一时间更新《一路奔北》最新章节。
按照议程,会议交流结束就到参观环节了。到了车间门口,孟星高给所有人提前准备了大小合适的防尘服,依次分发到手上。人群中,孟星高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北方航天工业集团的方卫东,上次拦住傅晚明进入车间的正是他,他紧紧地跟在陈家鸿教授身后,目光看向傅晚明。
孟星高拿着一叠衣服走过去,一套放在陈家鸿教授手上,一套放在方卫东手上。
“小孟吗?一会我跟着陈教授一起进去可以吗?”
方卫东这话乍一听问得颇为奇怪,孟星高衣服都放你手上了,不让进去难道让你试衣服吗?可孟星高心里清楚,方卫东之前在北方航天工业集团把傅晚明和自己拦下,现在开始担心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话故意说给陈家鸿教授听的,看孟星高敢不敢当着老泰山北斗的面耍脾气。
“人有点多,可能要分两批进入。”
正当方卫东以为孟星高故意使坏,孟星高已经将出入证放在他手上,方卫东这才露出得逞的笑容。一旁的陈家鸿教授莫名其妙,方卫东今天跟着自己干吗。
小插曲过后,一行人已经进到了车间,一个北斗三号试验星的模型出现在众人眼前。一般航天器的研制步骤和阶段大致可分为方案、模样、初样、试样、应用发射几个。经过近两年的方案论证和研制,创新院已经正式进入到试验验证阶段了,模样、初样、正样、试样这几个阶段是在从粗到细、从浅到深地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并不断地修改。如果用钱宇最熟悉的汽车研制做比喻,“模样”相当于提出了一辆概念车的图纸,试着快速用基础框架搭建出这个车。“初样”则是把这辆概念车基本结构发动机都装配上,进行匹配。“试样”相当于这辆车进一步完整生产出来,并不断进行实地驾驶试验并改进。
现在看到这个北斗三号试验星的模型就是“模样”了,整体看像个长方形的盒子,帆板折叠在两侧没有打开,一侧的相控阵天线整整齐齐。
“不错不错,有模有样了,长方形倒是好看,貌美如仙,你们还真是让卫星横着飞啊?”陈家鸿教授说道。
“陈教授您看,这块面积最大对着地面,可以比以前装载更多的导航天线,卫星信号发送和接收效率不就高了。”孟星高介绍道。
“刚度怎么样?”陈家鸿教授问道。
“我们这个框架面板式结构以轻质铝框架和蜂窝面板组成,铝蜂窝板围绕框架梁设计,由底板、顶板以及四周蜂窝板与框架通过多个螺钉链接,形成一个整体。铝框架构成主结构,承载集中力,承受并传递了主要的拉压载荷,使得轻薄的蜂窝板不用承担拉压载荷。蜂窝面一方面为设备提供安装面,一方面为框架提供面内剪切刚度。两者相互配合,相互加强,结构效率最大化,所以能够实现整体质量轻、效率高、安全可靠。此外,这种结构的开畅性好,便于系统拆装、批量生产、批量测试。”
“之前你们运用了氢原子钟,氢原子钟对环境要求很高,每二十四小时温度变化不能超过一摄氏度,你们热控设计做得到吗?”陈家鸿教授又问。
“可以达到的……”
孟星高和陈家鸿一老一少一问一答,其他人基本插不上话,只能边看边听两人讨论。方卫东心里觉得孟星高不是主角,表现得会不会太显眼了,创新院的领导难道不会有意见吗?可当方卫东看向彭海和傅晚明的时候,居然只看到两人一脸欣慰的表情,越发对创新院难以理喻了。
“之前听闻创新院有四到四不到原则,小孟也展示过计算机仿真数据。一直以来,我们国家航空领域在仿真验证系统方面是空白。今天来都来了,让我们看看创新院自研的仿真验证系统吧。”北方航天工业集团的北斗三号项目负责人李庆祝说道。
“当然。”
说着孟星高就把众人带到一台电脑前,余行健打开系统界面给大家进行展示,从厂房真星到地面段到用户段都有数据在滚动,也可以对纯软件模式、硬件模式或者协同模式进行选择。
“这些数据从哪里输入?”李庆祝问道。
“目前我们对接的是控制系统,北斗三号其中一个重大技术创新就是采用远征一号上面级直接入轨方式发射,我们的系统可以模拟运载火箭将上面级和卫星送到大椭圆轨道后,由上面级将卫星运载至工作轨道的全过程。”
余行健说着一敲键盘,整个入轨过程就在屏幕上开始呈现。
“还挺逼真的。”
许凤祥赞许后,其他人也紧跟着表达了褒扬的看法。只有李庆祝目光紧紧追随着屏幕上的画面及数据,这个发射
方式当初他是坚决反对的,就好比坐地铁不直接到目的地,而是到了某个地铁站,再坐一趟摆渡车到达,虽然殊途同归,但中间的中转可能发生的问题是无法预知的。但因为这个方案卫星可以少带很多燃料,不到一吨的卫星乘上“太空摆渡车”就可以实现原来三吨卫星的能力,能够实现快速部署,于是最终评审通过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中文网】地址:ddzw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