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献依旧背靠栏杆,双手抱膝,仿佛是在沉思,又仿佛是在发呆。

脚步声到了身后,狱卒威严的声音传来,“李献,回身!”,接着又谄笑道:“他便是李献。”

从威严转为谄媚,听着判若两人,转换之自然,令人忍不住想拍案叫绝。

李献缓缓回身。

一个瘦削的少年在两个目光警惕的男子陪伴下,正有些好奇的看着自己。

这位便是驾崩后谥号为‘仁宗’的大宋官家赵祯。

此刻,这位十四岁的官家仔细看着李献。狱卒打开牢门,一个男子进来搜捡了一番,没发现能行刺的利器,这才作罢。

“见过贵人。”李献拱手,不卑不亢的道。

“为何上书?”赵祯觉得这个年轻人——比他年长了五岁的‘年轻人’颇为镇定,和皇城司禀告中的‘愤世嫉俗’、‘无能狂怒’之辈不一样。

是这人太会掩饰,还是皇城司太无能?

“先前有数人上疏,建言太后还政官家!”赵祯说道。

李献的上太后书作为引子,引来了那些人后续的动作。

李献平静的道:“官家年少,无论是理政之能或是威望,皆不足以统御大宋。此等人建言太后此刻还政官家,要么蠢,要么坏。”

蠢人该滚蛋。坏人居心叵测,就盼着年少的官家执政,自己好上下其手,或是颠覆江山。

可你自己不也支持太后还政官家吗?

赵祯本以为这人是自己的铁杆支持者,心中有些亲切之意。可此刻李献反口说自己不支持太后还政官家,让赵祯心中莫名的不渝,“那你上书为何?”

李献抬头,“我建言,太后当尽快还政于官家,尽快,而非当下。”

这是原身唯一给李献留下的生机,没有尽快二字,李献就算是舌绽莲也难逃一劫。

太后见到还政官家几个字就杀机毕露,赵祯没看过文书,只知晓大致内容。

所以,赵祯一怔。

“官家威望能力皆不足,需太后垂帘过度,我反对的是太后长期垂帘!”这是李献心中的真实想法,故而坦然面对赵祯身后两个男子的审视目光。

赵祯淡淡的道:“太后为何不能长久垂帘?”

这个问题问得好,李献觉得是赵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也是他自救的唯一口子。

“权力能令人泯灭情义!”李献的声音在安静的牢狱中回荡着,每个人犯都面色惨白的捂着耳朵,祈祷上天开眼,饶自己一命。

“大胆!”赵祯勃然大怒。

他不知自己的生母李氏此刻正在为真宗皇帝守陵,故而觉得太后‘母亲’再怎么着也不会虎毒食子。

“汉武杀子为何?唐太宗废太子为何?”李献在赌,赌此刻才将垂帘不足一年的太后心中,对赵祯的亲情占据上风,“我一直以为,万事皆可试探,唯有情义不可!”

赵祯蹙眉,在他的心中,‘母亲’虽然威严了些,但对自己却关爱备至。

李献知晓还得添把柴火,“敢问,当下官家可曾理事?”

赵祯下意识的摇头,他当下主要还是读书,隔三差五去观政……看着坐在帘子后面的‘母亲’和宰辅们处置朝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远征士兵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历史 连载 388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柳绪琬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历史 连载 32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酱爆鱿鱼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历史 连载 260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