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听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中文网dd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间流逝,李世民带着大唐的主力回长安去了,跟着李世民回归的还有大量高句丽士族与高句丽中层。

尤其高句丽的宝藏王,不知道谁跟他说了什么,最近安排老师让他学习高句丽本地舞蹈。

至于是不是为了将来宴会的时候给李世民助兴,李泰就不知道了。

不过面对大唐的蛮横,这些高句丽的士族公卿也是敢怒不敢言,或者说他们已经有了最怨恨的对象,比如以高延寿为代表的受到重用的高句丽投降派。

毕竟大家都是投降的,如果大家都被大唐逼迫,调度前往大唐,那大家只会骂大唐,甚至相互串联一下,谋划推翻大唐复辟高句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现在则因为打了败战让高句丽没了国运的家伙,反而得到了大唐的重用,自己对高句丽忠心耿耿,结果成了大唐的阶下囚,只要是正常人那心里肯定不平衡的。

跟着大唐强迁的人实际上也不多,大概也就两万户左右。

这里面包括了高句丽近乎所有的上层人士,以及大量富农地主以及本地的豪族,反正你手上有田地就是有罪。

当然,很多的本地豪族自然是不愿意的,那直接就府兵横推,将其斩杀以绝后患。

然后他们家族的一切被洗劫一空,除了不能被拿走的土地被李泰默默拿走。

而识时务的本地豪族,则在李泰这边登记,你有多少的土地,那么到了河西四郡那边就按照比例给你相应的土地,你有多少的财富,根据李泰转化后,便给你多少钱票。

毕竟是丧家犬,亡国奴,他们是没人权的,李泰如此做已经是相当体面了。

至于他们想要反抗,还是那句话,中层阶级想要反抗是不现实的。

随着高句丽的上层一锅端,这让他们根本没足够威望的领袖能把他们整合在一起。

同时唐军对于底层百姓的照顾,让底层百姓根本就不想要跟着他们反大唐。

很简单的道理,跟着大唐哪怕搬砖都能够有饭吃,但是跟着你们,你们却是要把自己口袋里面的最后一点粮食都要抢夺干净,这让百姓怎么可能会跟着他们反叛大唐。

一个冬天下来,跟着谁混更好,对这些百姓们来说,心里面肯定门清的。

甚至有的高句丽百姓主动进行举报,然后获得了一笔额外的收入。

在李泰看到因为高句丽户籍上的百姓是五十万多户,还没有到达历史上的巅峰六十九万户人,只能说高句丽也还没有成长到极致啊。

而五十万多户人中,按照二八法则,大概也就有一万户左右的百姓算中产。

所以大唐也就强迁了两万户,最大限度的确保了不会有什么人逃掉。

现在李唐还能准确的从中找到两万户高句丽中产,那是因为他们手中有土地,有土地那就是中产,就好像现代谁有能有出租的房子,能有额外收入就是中产一个道理。

现代社会跟古代社会的最大不同就是,古代社会底层百姓被淘汰也就淘汰了。

他们的存在在官僚地主眼中,他们本身占用资源没有太多意义。

但在现代的人眼中却不同,对资本来说只要你活着,能够消费,那你的存在就是有意义的,因为你的消费本身就能创造利润。

所以从经济上来说,政府会对基层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社会保障,因为人口本身就是利益。

在现代社会的中产基本上就是看你需不需要交直接税。

就好像当初三千五百块钱需要交税时,国家差不多有1.86亿人需要交税,当交税的数额提升到了五千元时,那就只有0.636亿人了,而这人数所占国家总人数也就4.5%左右。

说这部分人是中产,肯定有人会有人叫屈,但事实就是如此。

而事实上国家层面制定政策的时,理想状态自然是削减上层补充下层。

但这跟堂下何人,状告本官一样,操作起来难度真不是一般的高。

所以现实中,通过削减中产弥补底层是最常见的政策。

会被直接收税,至少在国家层面来说,你已经是成熟的中产了,拥有被调节的价值了。

现在也还不要叫屈,接下来随着与鹰酱之间的碰撞越发的激烈,使得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的困难,中产与富人两大群体说不定还会出现房地产税,遗产税和资本利益所得税之类的奇奇怪怪的税种。

当然,如果能让鹰酱下酒,靠爆鹰酱的装备,那这些政策肯定会延后。

但只要继续熬下去,为了改变经济结构,为解决地方债务或收入的问题,那这些政策迟早会出来的。

而中产不论是在任何政治制度下,实际上是特惨的一个阶级。

差不多存在的意义就是,你辛辛苦苦从底层奋斗到中产,就是为了社会的整体运转平稳,需要你做一下祭品。

回到眼前,这两个做下类比,从五十多万户中强迁两万户,跟十四亿中有零点六亿人缴税,实际比例也是接近的。

基本把高句丽中上阶级一扫而空,留下了一个相对干净的环境。

当然,这种事情也就只能是战胜国对战败国这般劫掠,如果换了在自己国家这么搞,别得不说,你手下军队说不定就要叛乱了,所以这世界最头疼得就是对内改革。

因为这一刀切下去谁也不知道谁的屁股坐在哪里,甚至会引发什么程度的动乱。

毕竟触及利益这种东西,比触及灵魂都要来得让人感觉到刻骨铭心。

而李世民回长安,对李泰来说是放开了手脚,别得不说,先让幽州的各种生产企业启动,先生产二十万套的农具过来再说,还有各种配套的牲畜产业,也让他们送了驽马与骡子过来,为高句丽的春耕做好工具上的准备。

虽然说,李泰让范越风选择地点时,让他特地选择了一些耕地面积不足以供应五千人人口的区域,但只要有土地,这里的人还是会主动去开发这些地方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5万字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柳绪琬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历史 连载 32万字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柠檬213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历史 连载 254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历史 连载 5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