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珠苦恼道:“你还真以为我有那么大本事呢,不过是瞎猫遇到了死耗子,碰巧而已。这长公主府上连个丫鬟都这么嚣张,可想见长公主也不是好想与的,若是将我弄去了治不好,我可是要倒大霉。”一边说,一边又烦得直想扯头发。
张胜见她如此郁闷,又赶紧安慰道:“左右前头有孙大人顶着,她断不至于进御药房里来逮人。反正孙大人也不是头一回打发人了,驾轻就熟。”
玉珠却还是放心不下,这太医院里头有孙大人顶着,可万一那个叫什么绿薇的在太医院外头候着,她岂不是连门也出不了。想到此处,玉珠便有些焦躁不安,同时又有些愤懑,她好好的当个大夫,怎么也能惹上这么多麻烦,一会儿是打家劫舍的绿林好汉,一会儿又是强权蛮横的皇室贵族,能得罪的不能得罪的通通得罪了个遍。
忽然想到那天绿薇见着崔宇就像老鼠见到猫一般的反应,玉珠心里头陡然有了主意,赶紧问张胜要了都察院的地址,趁着绿薇还在跟孙大夫磨叽的功夫,偷偷溜出了太医院,直奔都察院而去。
听了玉珠的话,崔宇真是好气又好笑,只是见玉珠一张小脸上满是汗水,心中甚是不忍,也没多犹豫,便应道:“既然如此,那我便替咏哥儿先照顾你几日。每日放衙后我就在宫门口候着,送你回家。那绿薇见我在,想来也不敢过来。”
玉珠求的就是这句话,闻言大喜,郑重地朝崔宇行了个大礼后,喜滋滋地告了辞。
晚上放衙的时候,玉珠缩着身子跟在人群中东张西望,一来是为了查看绿薇的行踪影,二来是寻找崔宇。到底是都察院的人,说话一言九鼎,才出宫门,就瞧见崔宇笔直的身影站在门口的东侧,玉珠箭一般的飞奔而去,直到他跟前才稳稳停住。崔宇朝她点点头,抬脚就走,玉珠紧随其后,脑袋却不住地东张西望,果然瞥见了不远处绿薇一闪而过的身影。
由崔宇一路护送着回了家,玉珠客气地留了饭,崔宇却婉拒了,说是家里头老仆还等着。送走崔宇后,玉珠回到院子,就见余老爹正在抹眼泪,也顾不得玉珠在一旁,哽咽着说道:“表少爷真是可怜,小时候也是锦衣玉食养大的公子哥儿,离开沈府的时候才十岁大,一个人撑着家,真是难为他了。”
玉珠闻言心里也跟着酸起来,却又不知如何安慰。晚上吃饭的时候免不了和秦铮谈起此事,掬了把同情的泪。虽说上回因赵兴的事使得秦铮对崔宇有了些误会,但经过几次接触,他对崔宇却颇有好感,直道是条正直又坦诚的好汉子,听玉珠这般一说,也忍不住插嘴道:“姐你也不请崔大哥进屋坐坐,不吃饭,喝杯茶也是好的。”
玉珠听了,待第二日崔宇再过来的时候,就让秦铮出来请他进屋喝茶。崔宇推脱不过,便应了。余老爹与崔宇是熟识,见了面也有话说,秦铮虽说年纪小,却也是个有见识的,倒也能和崔宇聊到一起。一不留神,这喝茶就喝了小半个时辰,临走前,连崔宇也都忍不住笑起来。
归德侯府这边,却是传出了夫人病重的消息,这日一大早,李侯爷就将孙大夫请了过去,到了中午众人用餐的时候,孙大夫还是没回来。倒是有小道消息传出来,说侯夫人得了恶疾,怕是活不长了。
玉珠听了,心里不由得为李庚担忧起来。若侯夫人的病情果如外界所传那般,也不知李庚能不能赶回京城见她最后一面。
李庚回京
到放衙时分孙大夫才回来,随即唤了好几位御医进屋,玉珠也被叫了去。进了屋里,大伙儿都是一样的凝重表情,玉珠被这气氛感染得也跟着心里沉重起来,静静地站在角落里,静待孙大夫说话。
孙大夫并没有将自己的诊断说出来,只详细讲述了侯夫人的症状,说是下腹疼痛,大便燥结,发热有汗,且有恶心呕吐症状,脉象洪数。听到此处,立刻有太医出声道:“少腹肿痞,按之即痛,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当以大黄牡丹皮汤主之。”①
孙大夫却不点头,朝一旁的张院判看了一眼。张院判顿了顿,目光扫过屋里众人,过了好一会儿,才沉声道:“我与孙大人一同去侯府看诊,亦认为是肠痈,故开了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枳实、川朴与芒硝,和水煎服。然服用两剂药后,病人仍未通便,自言所服药汤皆聚于胸腹之中,恶呕之状愈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