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中文网【ddzww.com】第一时间更新《功名路(科举)》最新章节。

“我和铁娃娘想送铁娃去读书。”

院落里,除了大人就是沈陵和二妞三妞,男孩子们都跑出去玩了,忽然间安静了下来,玩绳子的二妞三妞也静了下来,看了看去。

沈老头沉默不语,给人的压迫感很强,家里的小事都是崔氏做主,但大家都知道真正的当家人还是沈老头。

沈全恳切道:“爹娘,我就这一个儿子,铁娃身子不好,以后也不大能下地,他也就脑子好使些。我当年运道好,跟着老账房学了一二,又碰这个好东家。铁娃若能念个几年书,出来至少能做个账房先生,再好一些能在府衙谋个文案。”

读书对于有钱人家或者耕读世家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几乎无需多言,可对于他们这样的普通人家,却是一家天大的事情,沈陵想想有些心酸,若是不同意他也不会怪家里面,他读书隐形地会挤占别的孩子的资源。

但他仍期望地看着崔氏和沈老头。

沈大道:“铁娃才五岁,是不是太早了点?”

方氏满脸恳求,一腔慈母心,大着胆子忐忑地说:“去年下半年铁娃一直在齐老爷家陪小少爷,齐老爷发现铁娃认字非常快,直夸铁娃有天赋,说可以和小少爷一起进私塾。我们做爹娘的,最怕就是耽误了孩子,铁娃这辈子没别的出路了,过几年铁娃大了反而能帮家里干些活,他现在这个年纪也不能帮家里做什么,不如让他去读点书。”

在这样的场合,女人是没有发言权的,若是崔氏做婆婆的还能有一定发言权,一般男人定下了事情就定了。古代大家长的威严不容小视,即便沈全和方氏有足够的钱供儿子读书,还是得通过大家长的同意。

沈陵跑到沈老头面前,坚定地说:“爷奶,铁娃喜欢读书。”

大伯母心里头纠结,是个人都没有那么大方,这读书可是不小的费用,她的大郎快要到说亲的年纪了,但她又不是硬心肠,铁娃是真的聪明,沈家这聪明劲儿全使他身上了,其他几个小子不是憨就是傻。

崔氏看向沈老头,道:“老头子……”

沈老头粗糙的手掌摸了摸沈陵细软的头发,脑海里浮现小孙儿这段时间的表现,多么聪明啊,他们沈家还没出过读书人,可他是一家之主,不是只有铁娃一个孙子,他还有大郎二郎三郎,都得顾着啊!

沈全知他爹的性子,不考虑好是不会开口的,他抓紧道:“爹,我知道家里困难,还有三个侄子,处处都要用钱。我和铁娃娘有攒点银子,我们可以自己供着。”

沈老头松动了,看了看沈大沈二:“老大老二,你们怎么看?”

沈二道:“我们都听爹的。”

沈老头缓缓道:“家里头大部分进账是三房贡献的,铁娃脑子也的确聪明,这样吧,家里头出一半,你们自己出一半,你们有异议吗?”

沈大沈二自然是摇头。

沈全和方氏喜出望外,家里头出一半也减轻了不少他们的压力。

沈陵落下心来,沈全拉着他跪下:“给你爷奶大伯大伯母二伯二伯母磕头,长大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他们。“

沈陵遵从地跪下,结结实实地磕在地上:“铁娃以后一定会好好报答爷奶大伯大伯母二伯二伯母的。”

沈陵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家里过上好日子,才能对得起家里的信任。

家里的男人进屋又去谈了一会儿,最后都是笑着出来的,沈老头担心三个儿子生了嫌隙,把厉害关系都说了一下,另外让沈全以后要带一带侄儿,沈全自是乐意。

他这些年都留意着城里的活,奈何大郎二郎年纪都还小,又没有一技之长,他同两个兄长推心置腹,让两个兄长送孩子去学点什么,不拘什么木匠啊,或者认几个字,进城也能做个好一点活。

大伯母二伯母如何想他不得而知,但大伯二伯看得出来没什么想法了,还鼓励他要好好读书,光耀门楣。

一家人如释重负,带了好几坛子酱菜开开心心回城里了,回到家简单打扫一下,一家人准备上齐府给齐老爷一家拜个年。

听闻老太太吃过他们家酸豆角饼后很喜欢酸豆角,方氏准备了一坛酱菜给方老太太,一篮子鸡蛋和几条新鲜的鱼,齐家是什么都不缺,他们也只能力所能及给一些,鸡蛋和鱼是城里比较缺的,尤其刚过个年。

齐老爷给三妞包了个红包,给沈陵是几本书,这当真是厚礼了,齐老爷送的是印刷本,不是人家的手抄本,更为昂贵,他知沈家困难,给红包不如给书,总归接下来能用得上。

沈陵给他磕头,抱着那书,感激又感动,这两天给他的感动太多,他忽然间很感谢老天给他这么好的家人,还遇到了齐老爷这么好的贵人,也许穿越,也并不是那么糟糕。

俊哥儿这些日子又吃胖了不少,脸上肉墩墩的,过年的时候亲戚人家的孩子不少,可听见陵哥儿来了,还是比见谁都高兴,屁颠屁颠地跑到前头来,谁都没有陵哥儿好玩!

方氏带三妞去拜见一下老太太,三妞头一回来这样的宅邸,到底还小见识,手脚都不知如何安放。

齐老爷同沈全聊了一会儿茶楼今年的安排,最后谈到两个孩子读书的事情,齐老爷道:“咱们城里私塾是不少,王秀才、张秀才、胡举人的最为有名,但两小儿启蒙,举人那儿还是大材小用了,我特地了解了一下,王秀才教出过四个秀才,张秀才教出过六个秀才,且张秀才年长经验丰富,不少人都同我推荐了张秀才。”

城里头官家富户多,官家会单独请先生上门教导,江南一带多世家,那些钟鸣鼎食的人家,会几家合办一个学堂。剩下民间的私塾基本上就是城里头有些钱财的富商以及普通人家的孩子。

沈全频频点头,道:“老爷您做主便好,我未了解过这些,还是您见多识广。”

沈全自知见识有限,齐老爷在城里头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认识的人肯定比他多,既然俩孩子要一道进私塾,他跟着齐老爷便是了。

齐老爷委婉道:“张秀才的性子板正,稍显严厉,起先进私塾定是会艰难一些,不过陵哥儿性子稳重,应该会好一些。”

齐老爷更担心自家小子,这般定不住,怕是有的苦,可玉不琢不成器,正是因为自己下不了手,才更应该交给别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落崖三载后》《我不是文豪》《无限公路就业指南》《玄鉴仙族》《普罗之主》《岁岁平安》《教皇请登基》《全民求生,但我血条不见了》《龙凤猪旅行团》《仗剑独行斩鬼神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中文网】地址:ddzw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温一言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祁王给我做个荷包。湛允好!祁王给我做件袍子。湛允好!祁王给我做盘点心。湛允好!祁王给我生个孩子。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本文甜宠文属性,
历史 连载 31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5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