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顶点中文网】地址:ddzww.com

桂儿被吓得退了一步,不敢看她:“婢,婢不知。”

郑媛坐直了身子:“让他进来,我要看他如何跟我说。”

桂儿慌忙退了出去,请了已经到了门外的崔玮进去,近来这些时日,虽然与崔玮的关系缓和了不少,可是依旧客客气气不像夫妻,就连正房的门都要通传了才进去。

进了门的崔玮是一脸的愧疚懊恼,看着坐在榻席上冷若冰霜的郑媛,一时不知该怎么开口,呐呐道:“阿媛,今日我……”

郑媛却是冷冷望着他:“你看中了琴娘了?是为了她的家财,还是为了老夫人的喜欢?”

崔玮愣了一下,摇头:“不是,今日的事是个意外……”

“意外?”

郑媛陡然提高了声音,“明明她是去琅琊阁,为何会与你搅在一处,若不是你有心,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意外。”

“亏得我费尽心力替你在族中打点,阿娘今日从荥阳来贺寿,就是为了与老夫人说将宗子之位与你的事,你却……与她做出这等见不得人的腌臜之事,真是说起来都脏了我的嘴!”

崔玮没想到郑媛会如此说,憨厚的脸顿时红白不定,很是难堪,被妻子如此侮辱不是不气恼,但想着终究是自己的不对,还是忍着气赔着不是:“阿媛,你莫要生气,是我的不是,我真的没有别的心思。”

郑媛愤愤地看了他一眼:“你如今得偿所愿了,老夫人与阿家要把琴娘许给你,你得了宗子之位,还有美人在怀,可不正是春风得意,又何必与我说这些!”

她冷笑着:“兴许你早就看中了她,才会急不可耐去琅琊阁私会的,真是把脸丢尽了!”

崔玮纵然原本是愧疚,想要来解释一番,听了这些话也是愤怒不已,终于忍不住起身来:“你真是不可理喻。”

就此拂袖而去,不愿再与郑媛多说半句。

看着他就这样走了,郑媛心头那团怒火烧的更旺了,燎得她心肝脾肺都是疼得,捂着胸口好一会说不出话来,许久才咬牙切齿唤了桂儿进来:“他们不是要纳琴娘进门吗?好,我就依了他们。”

“让人去准备,把东西两处厢房都收拾出来,准备两套家什物件,热热闹闹给郎君纳妾!”

桂儿愣了一下:“两套?”

郑媛阴冷地笑着:“纳一个也是纳妾,纳两个也是纳妾,冰儿不是伺候了郎君了,不能没个名分,就让她跟琴娘一起姨娘吧!”

第571章对策

筝院里的各种热闹对于笙院不过是茶余饭后婢女们的谈资,一切都是跟往常一般,顾明珠还是一早去金丰院给崔大夫人请安,留在那边用了早饭,帮着大夫人打理中馈。

老夫人使了人来请她们去鸣鹤轩,二房三房里的人也去了,崔临与从长安赶回来的崔奕也已经在那边了,崔家众人都在席上了。

崔老夫人高坐在席上,看了看下席的诸位郎君夫人们,开口道:“近日为了郑家的事,大家都很是担心,今日让你们来,也是因为已经有了对策,让你们知道也能安心,你们兄弟更要精诚团结,按五郎的安排把事都办妥当。”

她转头吩咐崔临:“你与他们说说吧,该怎么办。”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崔临身上,等着他说明白怎么应对,郑媛更是冷笑一下,她压根不相信崔家有法子能够解围,否则崔家又怎么会拖了这么久,何况郑家背后还有显王,崔家便是再强势也不能与这两方抗衡。

她好整以暇地抚了抚鬓角上的红宝石牡丹压鬓,等着崔家最后不得不答应郑家的要求,把宗子之位交给崔玮。

崔临坐在榻席上,语气沉稳如山:“此次之难都因为京畿道、关内道之地大都是郑家的势力,他们连同朝廷一起封锁我崔家车队,阻拦北上南下的交通,我们各地之间的运送往来便形同瘫痪。”

“我们崔家北有石炭铸陶,南有丝织田桑,自来往来交通自给自足,如今被人截断了中枢,如今我已经与温、谢、萧、王几家郎君谈妥,之后我们各家物资互相交换贸易,在淮南各处以丝织与温家交换粮食,与谢家交换瓷器,在扬州各地以田桑粮草与萧家换取木炭,与王家换取铜铁,以己之长补己之短,如此一来不但能解了郑家之围,也能与温谢几家各取所需,省去舟车劳顿运送之难。”

崔老夫人眼中大亮,问崔临:“那几家都应承了?愿意交换商贸?”

崔临笑着点头:“是,温谢几家也正缺丝织石炭之物,十分愿意以市价互相交换所需。”

这是绝好的办法,崔家将所有之物交换所需之物,与温谢萧王几家贸易往来,不但能够互取所需,还等同于结成了同盟,这几大世家联合,不要说郑家,就连朝中也不能不慎重行事,绝不敢轻易打压,如此不但解了崔家之困,甚至还能为日后崔家的发展铺下了一条极好的路。

崔丞与几位崔家郎君也想通透了,连连点头,笑容满面:“五郎的法子甚好,如此郑家绝无法再拿捏坐大了。”

所有的人都满是欢喜,连声称赞着崔临的办法再好不过,郑媛的脸色却是青中泛白,坐在榻席上身子绷得紧紧的。

就这样解决了!郑家筹谋已久的事竟然就这样解决了!

那先前郑大夫人与老夫人所说的,岂不是成了个笑话,她辛辛苦苦周旋得来的竟然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还得把琴娘抬进门给崔玮妾,她自己俨然就成了所有人的笑柄。

郑媛愣愣怔怔看着崔临,看着他俊美如铸的脸,心中不知为何泛起无限委屈,明明他身边那个女人应该是自己,应该是自己跟着他受所有人敬仰爱慕,可现在他却连她最后一点念想都不给留下,让她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

偏生崔玮这时候还满脸欢喜地连连点头,与崔临道:“五郎说得再好不过,如此我们也不必千里迢迢运送货物了,只要与其他几家交易置换就可以满足供给,也只有五郎能想出这样好的主意来。”

郑媛更是气得手脚发软,她怎么能嫁了个这样蠢钝无用的夫婿,与崔临简直是天壤之别!

只是她再不甘也无用,一切已经成定局,到散了的时候崔临与崔家几位郎君已经商定好了事情,这让崔老夫人很是满意,笑着吩咐崔丞,让人带信去族里,教族老们也放心。

在众人散去之时,崔老夫人把二夫人与郑媛留了下来。

“……琴娘的事你们可商量好了?”

崔老夫人看着二夫人与琴娘,脸色敛去了笑容,只有淡然。

二夫人忙不迭道:“老夫人,终究是玮郎的不是,我们已经商量妥当,挑了几个好日子要请阿家主,接了琴娘进二房,连单子都拟好了,不敢委屈了琴娘。”

她觑了一眼郑媛,郑媛心里不情愿,也不能不上前轻声道:“请冰人帮着挑了几个好日子,十月初二,十二月十六,还有就是转年的二月初八。”

老夫人还没开口,二夫人抢过话头:“我瞧着十月初二和十二月十六都好,转年怕是时间太久了,老夫人觉得哪个日子好?”

当然不能拖久了,这样的事拖得越久,传出去越难听,还是早早了结了的好。

崔老夫人拨弄了下佛珠:“就十月初二吧,纳妾不是娶亲,也不用大张旗鼓的,礼数尽到就行了。”

二夫人忙不迭应着,郑媛低着头不出声。

崔老夫人看着郑媛,微微蹙眉,却还是摆了摆手:“你们去吧,之后的事也不必来回我了,荀家那边会有人来打点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赛博朋克:2075》《谁教你这么御兽的》【千趣阁】《渣攻改造,BE改写HE》《我娘四嫁》《炼道升仙》【燃文小说网】《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谍海青云

《明珠娘子》转载请注明来源:顶点中文网ddzw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柳绪琬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历史 连载 32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15万字
笼中雀

笼中雀

Miang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历史 连载 65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