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皇长孙:我大明始终遥遥领先》转载请注明来源:顶点中文网ddzww.com

真是知子莫若父,看来老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啊!

太子朱标听了朱元璋的话后不禁暗自感叹道,随即便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还真是什么都瞒不过父皇您,看来儿臣这点火候跟父皇您比起来,还差得远呢!”

“我说标儿,你什么时候也学会拍咱的马屁了?咱可是你老子,自己儿子有心事,自然一眼就能看透了!”

朱标也不隐瞒,如实回道:“回父皇,儿臣自打方才在大殿之上,听了铁郎中给出的上中下三策之后就一直在考虑那条上策的可行性。”

“哦?为什么只有上策呢?”朱元璋顿时就来了兴趣,连忙追问道。

“因为儿臣知道,倘若要是在这三策之中做出选择的话,父皇一定会选中策。”

“理由呢?”

“很简单,因为自古以来,凡是依此法提出的三策。所谓的上策,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之策,亦或是代价或风险远大于目的之策,往往都是拿来让上位者知难而退的;而下策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则仅仅只是陪衬而已,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之策;而中策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阻力和困难,但基本上都是可以用相对较小的代价克服的。所以古往今来,绝大多数的上位者问计之后,基本上都会选择中策。正如《孙子兵法》所说: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不得不说,这个铁郎中,还是有点能耐的。”

听到这,朱元璋便没好气地哼了一声,反问道:“难道就没有例外吗?”

“有。”朱标几乎是想也不想便脱口而出道,“战国时,秦孝公选的便是‘上策’,正因为采取了上策,商鞅变法期间,秦国的所有阶层都有所改变,贵族的地位被取缔了,平民百姓有了阶级进步的机会,而正是在这些巨变的推动之下,也开始了‘暗流涌动’,因为商鞅和秦孝公动了很多人的利益,所以在秦孝公去世后,商鞅便立即被旧贵族给处死了。”

“然后呢?”

“百年之后,秦扫灭六国!”

“好!不愧是咱老朱的儿子!既如此,那你就放手去做好了,咱自会帮你扫清一切阻力和困难。”

“谢父皇!”

……

“出芽了!出芽了!雄英哥你快来看呀,那些番豆块全都长出芽来了!”

房间里,原本还在桌案前奋笔疾书的朱雄英听到青儿的欢呼之后,便连忙放下了手中的笔跑了过去。

果然在自己用来育苗的两个花盆中看到了不少培育成功的豆苗已经破土而出,顿时一种莫名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快!青儿,带上这些豆苗,跟我走!”

“去哪里呀?”

然而话音未落,朱雄英就已经抱起其中一个花盆,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

青儿见状则赶忙将另一个花盆抱起,追了出去。

“等等我呀!雄英哥!”

时间不大,两人便一口气跑到了太子府的后花园。

其实这些天朱雄英每天除了上午去坊市听书,烧开水之外,回来之后也没闲着,早就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就等着豆苗育成的这一天。

于是两人带着那些培育成功的豆苗来到后花园后,便直接将那些豆苗全都栽种到了已经提前翻好土了的花圃里。

直到这时,朱雄英才拍了拍已经满是泥土的手,喊了一声,“沈护卫!”

话音未落,沈庆便立刻现身上前,“臣在!”

“从现在起,让你的人昼夜值守,任何人不得靠近花圃半步,违令者斩!”

此话一出,那沈庆就是一愣,眼中更是无比震惊,倒不是因为对这个命令有什么意见,而是他竟然在眼前这位只有四岁的长孙殿下身上,真切地感受到了上位者的威严和霸气。

这种气势,他只见过一次,那就是在朱元璋派自己过来做长孙殿下的贴身护卫之前,专门找自己谈话的时候。

一想到这,那沈庆便不由得神色一凛,连忙点头称是,不敢有一丝怠慢。

朱雄英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带着青儿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朱雄英依旧还是每天上午去坊市烧开水,下午照料番豆田,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平淡且充实地过去了。

这天,朱元璋刚下了早朝,正准备出宫去看看自己那个已经许久未见的好大孙。

然而却在路过工部衙门的时候,远远地看见衙门口聚集了不少官员,于是便派二虎过去一探究竟。

时间不大,二虎便探明了情况向朱元璋回

道:“禀皇爷,他们砌了一种新型的炉子,据说只要把那个铜壶放进炉子,就能在一盏茶的时间之内,把水烧开了。”

“真的?那咱可得过去好好瞧瞧。”

说完,朱元璋便下了龙撵,兴致勃勃地走了过去。

原本还在炉前激烈讨论的御用工匠们一见皇帝亲临,便赶忙停止了讨论纷纷下跪口称“陛下”。

朱元璋则大手一挥,“都起来吧!咱只是出于好奇过来看看,你们继续,真要是能把水烧开,咱重重有赏!”

老实说,老朱的到来既给了那些工匠们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增添了不少动力。

于是很快,原本那些都还只停留在理论讨论阶段的方案,便在这两种力的相互作用之下逐一付诸了实践。

然而事实证明,理想总是很美好的,现实却总是十分地残酷。

随着一连三个方案全都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刚刚还自信满满的工匠们似乎也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有的更是一脸丧气地摇起头来。

可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工匠却突发奇想,紧接着便在做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不已的举动之后,再次命人将铜壶塞进了炉火之中。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一次依旧会像之前一样以失败告终的时候,炉子里竟突然毫无预兆地传来了“砰”地一声巨响,顿时就把在场所有人全都吓了一跳。

紧接着一股诡异的安静便伴随着无尽的恐惧瞬间蔓延开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陛下的小鱼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中文网dd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酱爆鱿鱼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历史 连载 260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0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