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而飞孤鸿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中文网dd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526年4月,河北战场,北伐军中。

得知自己给河间王元琛当副手,长孙稚一直闷闷不乐。他想到了一年前的寿阳惨败,是元琛硬逼着自己出城迎战裴邃,结果魏军战死了一万多人。

1.致命搭档

“他是王爷,胜了,功劳是他的;败了,只有我去背锅。”长孙稚这样嘀咕着。

随军的长子长孙子裕看出了父亲的忧愁,他对此愤愤不平:“父亲,咱们长孙一家世代为将,战功赫赫,声誉可不能被一个不会打仗、只知道贪污炫富的公子哥给毁了呀!”

是呀,我可是跟着孝文皇帝南征北战过的!长孙稚仿佛从梦中惊醒了一般:“儿呀,你替为父走一趟吧,就算不能改变朝廷的意见,也要表明我的心意,我是万万不能和河间王继续搭档了。”

长孙子裕向元诩转告了父亲的话:“去年我与河间王一同防守寿阳,他不听正确意见而导致失败,反而却怪在我头上,我们之间便产生了嫌隙,如今我实在难以接受他的调遣,希望朝廷给予调节。”

“嗯嗯,那个······”元诩刚开口要说些什么,却被胡太后打断了。胡太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长孙稚的想法:“别跟哀家讲条件,去年产生了误会,那今年就好好磨合。”

说到底,长孙稚在胡太后眼里还是外人,礼贤下士、刚正不阿正好就是长孙稚的罪过,她觉得像元琛这样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才是自己统一战线的,才是可亲可爱的。你不吃不拿,让我怎么放心你呢?

长孙稚的这次“小报告”不知怎的,被元琛发现了。

“这老东西还敢背地里说我坏话,有你受的。”元琛心里默默念叨,他觉得有必要给长孙稚一点颜色瞧瞧。

元琛叫来长孙稚,鼻孔朝着天,对他说:“长孙将军,赶紧进军吧,咱们还有皇命在身,要去剿灭定州的叛贼呢!”

“我军长途跋涉,恐怕叛军偷袭······”

“怎么?老将军是想违抗军令么?”元琛劈头盖脸就这么一句话,把长孙稚的分析给堵了回去。

长孙稚摇了摇头,带着大部队开始了急行军,元琛和剩下的士兵缓缓跟进。

长孙稚行进到了五鹿(河北大名),这里高山林立、地势险峻,鲜于修礼带着大军早已在此恭候多时。

“弟兄们,这是和魏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咱们必须打出威风,让这帮老爷知道咱们这些保家卫国的士兵不是破抹布,不是可以随意呼来喝去的!”鲜于修礼开始了战前动员。

长孙稚看到这里的地形,就预感不妙。突然,他看到了山头隐约有旗帜飘逸,他大叫一声:“不好,有埋伏!”鲜于修礼没有给魏军撤退的机会,义军从四面八方涌过来。

长孙稚带着大家且战且退,并叫人去找元琛支援。元琛得知后,命令后续部队原地待命,他恶狠狠地说:“看你这次死不死。”

很快,长孙稚的军队全军覆没,在几个亲兵拼死护卫下,长孙稚得以生还;义军乘胜追击把元琛的后续部队也击败了。

“3万军队,还不到两个月就被败光了!”元诩气得手直哆嗦,他极其不满地看着胡太后,胡太后也觉得脸上无光。

元诩将元琛、长孙稚二人同时免官。还没等具体惩罚下来,6月,陈双炽在蜀地造反的消息就传来了。

元诩本来就想保住和拉拢长孙稚以便对抗胡太后,这便找到了机会。他让长孙稚戴罪立功去讨伐陈双炽,另外派薛修义辅助他。

薛修义出身河东薛氏,世家大族。从小就轻财重义,结交天下豪杰,正值天下大乱,朝廷下令只要召集三千人马就给官儿做。薛修义很快就召集了七千人,朝廷封他为假安北将军。

但朝廷并没让薛修义参与实际战斗,谁也不知道他是想澄清天下还是想当草头王,乱世之中,这些大家族是最靠不住的。

被朝廷闲置一段时间后,终于等来了施展理想的机会,他主动申请要去平叛,理由是陈双炽是他老乡。元诩也没了办法,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很快,在薛修义的劝说之下,陈双炽就归降了朝廷,长孙稚也官复原职。至于元琛,这段时间被派去镇压少数民族的起义,最终病死军中,在乱世这是最好的结局。

2.于谨妙计

鲜于修礼的革命事业蒸蒸日上,令胡太后头疼不已。

“派谁去征讨合适呢?”胡太后向群臣问计,元徽低下了头,他认为自己是朝廷的脊梁,是万万不能离开权力中枢带兵打仗的。

郦道元站了出来:“老臣推荐广阳王元渊,是他打败了破六韩拔陵的军队,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元徽一听元渊二字,就像嘴里飞进苍蝇那样恶心,他露出了牙,狠狠瞪着郦道元。

胡太后看看元徽又看看元诩,彼此漠然相对,没办法,目前能带兵打仗的确实只有元渊了。

元渊被认命为骠骑大将军、大都督,北伐鲜于修礼,元融、裴衍受其节制,裴衍是南方投降来的将领,出身将门世家。

本次出征,元渊带着儿子元湛一同出征,打算让他去战场上历练,不过这一消息很快被元徽的特务们盯上了。

元徽慎重其事地对胡太后说:“我听说广阳王此次出征带着儿子,重兵在外又是携家带口的,恐怕······”

元徽故意欲言又止,露出一副关心国家大事的样子,胡太后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图,下令让元融、裴衍二人暗中监视元渊。二人素来敬仰元渊,便把胡太后的密令给元渊看了,元渊看罢直摇头:“如此怀疑我,何时才能剿灭叛乱?”

元融、裴衍二人表示要和元渊同心同德、共赴国难,元渊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一旁的于谨一直没说话,他沉默了许久,似乎在思索什么。

“思敬呀,你有何良策?”元渊注意到了这个智囊。

于谨说:“大都督,叛贼虽然人数众多,但鱼龙混杂,我觉得可以去做做文章。”

“对呀,就像上次那样!”元渊拍着大腿,兴奋地看着于谨,他想起了上次于谨说服柔然、铁勒夹击破六韩拔陵的事迹来。

毫无意外,于谨是这个计划最合适的人选,他带着大家的期望,独自混入了义军。

形势并不乐观。早在鲜于修礼起兵之际,朔州、恒州的流民纷纷响应,尽管朔州的义军费也头目子很快被附近的尔朱荣镇压,但南下的鲜于阿胡很快便包围了旧都平城。

危急时刻,贺拔胜再次成为救火队长,他主动请缨去肆州(山西忻州)搬救兵。不过,在平城土豪们的响应下,平城很快沦陷了,贺拔允、贺拔岳在城破之前投靠了尔朱荣。

尔朱荣早就听说贺拔兄弟的威名,十分欢迎他们的到来。尔朱荣这两年除了训练部队积蓄力量,就是剿灭朔州一带的各股小部队,他捞到了最大的好处。

听说贺拔胜去了肆州,正好自己韬光养晦了那么久,也该出去活动筋骨了,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带着如狼似虎的军队朝肆州扑过去。

肆州刺史尉庆宾没有丝毫准备,很快城破被俘,一起被俘的还有贺拔胜。尔朱荣扶起贺拔胜,对着贺拔允、贺拔岳二人说:“得到了你们三兄弟,何愁天下不能平定?”

此时的尔朱荣是踌躇满志的,他手下聚集了大量人才,有老资历的费穆,有荆蛮首领樊子鹄,有敕勒酋长斛律金,有武川豪杰贺拔兄弟、寇洛、若干惠等,以及厍狄干、司马子如、刘贵、孙腾、侯景等等,这些人日后都有重头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5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