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明第二百一十四章南朝多铎听闻,脸上露出讥嘲笑容,说道:“那史可法等南明君臣还派使者来求和,说是想请咱们大清兵追剿流寇,退出京师。他们自诩忠义,怕是不会自削国号请降。”

多尔衮随意道:“就算此辈真的削去国号,大军也一定要南下灭除南明。”

“摄政王。”多铎道:“前金时多派大军征南,最后弑羽而归。南方水网密布,天气炎热,我们北人怕是不习惯,骑射之道也不能发挥。这一条,摄政王不能不察。要我说,就是将李闯灭了,尽得大明北方之地,和南人划江而治,就象金国和南宋那样,令其称子侄之国,年年对我大清纳贡便是。倒是对蒙古人和草原上部族,一定要禁盐铁,年年减丁,以防蒙古灭金之事再次发生在我大清身上。”

多铎虽然少年得志,自小被努尔哈赤宠爱,但好歹当了十来年的旗主王爷,身边也不乏有识之士,平时也要管理旗务,更要参与到清国朝廷最高层次的军政事务中来,所以其见识也是不乏常识,甚至是颇有见解了。

现在的清廷王公,已经不是几十年前凭一本三国演义学战术和了解汉人了。

多尔衮脸上也浮现笑容,说道:“当年八哥就曾考虑过这些事,也有不少人说能得大明北方,和南人划江而治,甚至划黄河而治也就差不多了。众人都说,契丹和金占北方和南人相峙,国运都还不错。蒙古人原本强盛,得汉人天下后反而骄纵堕落了,几十年间就狼狈逃回了草原之上,连北方基业都丢了。八哥却说,那是蒙古人不曾将汉人真正治服,只是表面征服,允其保住衣冠头发,胡人发式衣冠和汉人不同,就象一把胡椒面撒在大汤锅里,要么被人所融,要么就会被人所驱。所以,一则咱们不能止步大河长江,一定要将天下一统,否则必定不能长久。二则就一定要改汉人衣冠头发从我,不然的话也会如蒙古人那样,最多立足几十年,汉人弱于一时,但亿万人口定会再出朱元璋那样的英雄人物,到时候我们后辈不争气,怕是要有灭族之祸。所以我定下两个宗旨,一个就是要灭明全境,二个就是要一定改汉人衣冠头发。这些汉人,只要允他们读儒家经义,咱们再做出尊孔姿态,他们就认咱们是中国之主。只要读书人,也就是士绅认同,天下事就定下来了。”

多铎道:“改衣冠头发,怕是要激起汉人反抗之心。”

多尔衮傲然道:“关外几百汉人,不还是有几十万剃了头的?不剃头便死,剃头就活,按汉人的习性,总是会降顺的。”

“这些事摄政王当家作主就好,要我去厮杀的,我便去厮杀!”

“我打算令阿济格率部征李自成,你为副,三顺王,吴三桂,都跟随大军南下。”多尔衮道:“如果征李自成顺利,你就率本旗兵马,再挑三顺王或吴三桂一部,跟随一并你南下,直接过江灭南明!”

“一切由摄政王作主。”

其实多铎此时应该更加恭谨,有一些王公已经对摄政王自称奴才,等过几年,多尔衮先是改称为叔父摄政王,后来更是加封为皇父摄政王,到那时,除了顺治帝之外,所有八旗王公都是以奴才之礼见多尔衮,多尔衮挟两白旗的实力和所有汉人之力,在八旗内几乎无人敢于违抗。

但其身死之后,不仅多尔衮和阿济格,多铎都遭清算,被夺所有爵禄传承,就是两白旗也倒了霉,被两黄旗压的很惨。

幸好八旗有两红旗,这两旗的责任就是不争大位,但要调和八旗内的争执,不将争执过于扩大化。

这是代善和他的子侄留传下来的传统,一直到清末时分,两红旗都有这般调和内部的传统。

“至于你说南边江河水网纵横,”多尔衮笑道:“在大金时,投效金国的最多是北方汉人,对南人情形也是不太了然。咱们现在可是有不少明朝南人降官,特别是有洪承畴。他已经同我多次密奏,请我一定要混元一宇,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另外其早就奏明,南明的文武将官都是明国的二流人物,不管是马士英还是史可法,此辈都是无能之辈,在崇祯手里只当二流人手来用。一流的,从孙承宗熊廷弼到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要么死了,要么为我所用,文官如此,武将更是如此,祖家吴家东将诸将,还有明国西北将门,要么战死要么投我大清,留在南方的多是二三流人物,领兵打仗不行,忠心之心无全,洪某人断言,只要我大军南下,此辈要么迅速如唐通之流投降,要么就是望风而逃。江南之地,直抵闽浙,湖广,半年到一年内就会为我大清所有。到那时,明国只有云贵两广四川几个省,西南和两广之地在明国向来是偏远地方,从未曾是王业之基,洪某说,到时候就是我大清国运定了,一统之局大成,再无失败可能。”

建议清国伐明最起劲的,其实就是范文程,宁远我,还有洪承畴等人。

他们出自对华夏历史的了解,知道不统一的地方势力迟早会被新兴势力所灭,这是必然之事。

为了自己家族绵延和身家富贵,还有历史评价,他们当然是一统天下最坚定的支持者。

哪怕是吴三桂等降将来说,为了富贵和不留下千古骂名,他们也是希望能造就大一统的伟业。

象是灭宋的张弘范,几百年还是被骂,助契丹和金国的汉人,也是臭名卓著。

主要就是蒙古统治时间短,而契丹和金国都未成统一全国的势力。

若能扶助清国一统天下,传承日久,他们便是开国功臣,自是没有声后骂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道爷要飞升》【新棉花糖小说网】《攻略男配的正确方法》【段子园】《是兄弟就来踢球》《全民求生,但我血条不见了》《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终极火力》《乃木坂的奇妙日常》【大白书

顶点中文网【ddzww.com】第一时间更新《谋明》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柳绪琬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历史 连载 32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谷扇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历史 连载 47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