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春归下

“还好,他们没说吴王来了不纳粮”朱重九将军情处从北方发来的密报翻了翻,有些郁闷地丢在了桌案上。

因为今年凌汛来得稍晚了些,以及其他一些内部原因,淮安军主力至今还没渡河。只是派出小股部队,在北岸建立了几个前哨。从敌军的抵抗激烈程度以及手头所掌握的情报来分析,妥欢帖木儿明显没准备把主战场放在黄河岸边。淮安军接下来的渡河工,基本不会受到太多干扰。二月中旬将主力推进到济州一线的目标,也不会出现什么悬念。更让人兴奋莫名的是,原本预料中会给淮安军制造麻烦的北地士绅豪强,居然纷纷开始转变态度。很多人家冒着被蒙元官府抄家灭族的风险,不断派遣嫡系子侄赶赴徐州投效。仿佛先前出钱出人支持察罕贴木儿与李思齐的家伙,跟他们半点儿瓜葛也没有一般。

套用朱大鹏那个时空一句流行的话说,眼前形势一片大好。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好到出乎意料。但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却有些细枝末节方面的东西,让朱重九感到很是无语。仿佛吃一道国宴级大餐的时候,却忽然发现了里边藏着一碟子油炸臭豆腐般。

“其实加上一条吴王来了不纳粮也没错”对于军情处在北方隐蔽战线的动,刘伯温的评价与朱重九大相径庭。“反正新光复之地,今明两年的粮赋肯定征收不上来。而主公今后的国库所需,亦不会仰仗于地方上那些粮赋所以,不如主公干脆主动做过顺水人情”

“可毕竟早晚还是要收并且,你知道我担忧的不止是这个”朱重九看了他一眼,轻轻摇头。

很显然,刘伯温在故意打岔。不想让自己在这些小事上面分心。毕竟,到现在为止,有关北伐的一切事项,都在按照总参谋部的预定计划在进行,不疾不徐,有条不紊。完美得几乎像一座刚刚出场的座钟,每一声嘀嗒都毫厘不差。只是,里边钢铁的冰冷气息多了些,缺乏了一些生命的味道。

可是,朱重九有时候却无法不分心。虽然,他现在的想法,与周围的同伴格格不入。除了已经亡故多年的芝麻李,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理解“吴王来了不纳粮”这一典故。而他现在,却依稀看到自己在慢慢朝当年的李闯王靠拢。

依靠百姓们对大明朝廷的不满和对轻赋薄税的期待,迅速将旧有秩序砸个稀巴烂。然而从造反者转为执政者之后,却发现很多原来需要对手担当的责任,都一并转嫁到了自己头上。而自己麾下,却只有七八万可战之兵,两三百万可用之财。先前许下的许多美好承诺,全都迅速变成了梦幻泡影。先前明明答应好了的不纳粮,回头却发现,不让百姓纳粮的话,闯王自己都得活活饿死

“是北方的粮价,还是四处传唱的童谣主公多虑了”如果刘伯温能猜到朱重九的心中的想法,一定会大声喊冤。事实上,他根本没太留意朱重九最近几天的情绪变化。之所以出言开解对方,只是尽一个臣子的本份。“粮价虽然涨幅远远超过总参谋部的预估,但只要地里长出野菜来,就饿不死多少人。况且主公事先已经尽力在疏导百姓逃荒,把他们强行留在城里的人不是您。至于那些童谣,自古以来领兵战,手段就无所不用其极”

“是啊,责任不在我饿死多少,账也该记在蒙元那边”朱重九又看了刘伯温一眼,脸色变得愈发落寞。这就是穿越者的痛苦之处,哪怕是走得最近的人,都很难理解他的想法。毕竟,双方的思想隔着数百年的进化里程。而被动地输了游牧民族七十余年的“狼血”,这个时空的华夏俊杰,心肠远比宋朝时前辈们冷酷无情。

“只是,我听说过一句话”没等刘伯温继续开解,他又苦笑着补充。“哪怕最终目标再高尚光明,也不该用邪恶的手段去追求。因为目的是树,手段是种子,邪恶的种子如何能够长成正义之树”

这句话,跟时下人的思维相距更为遥远。令刘基先发了好半晌愣,才捋着胡须,摇头回应,“此语,恐怕是隐世先师所云吧为何微臣在先师所授主公之书中没见到过请恕臣直言,此语乍听起来的确震耳发聩。然先师此语,恐怕说得是盛世当中如何立身,而不是乱世当中,如何开辟太平。”

隐世先师,是大总管府众人对朱重九编纂出来的授业恩师的尊称。特别是在刘基、罗本等文臣眼里,能以一把杀猪刀坐拥淮扬的自家主公,绝不是什么目不识丁的莽汉。而是像秦末时张良一样,受过某个来历不明的隐士大贤教导,被其推崇有加的入世弟子。至于朱重九凭借自家记忆陆续编篡而出,又委托了禄双儿誊抄的几本放在另一个时空只能算普通高中或者野鸡大学教材水平的书籍,如算学、物理、基础经济学等,则被接触过的人自动脑补为朱重九的师门绝学,地位等同于太公兵法和黄石公三略。注1

朱重九实在解释不清楚两个灵魂融合以及两个时空交汇的玄妙,所以对刘基等人的脑补,也是一笑默认。这样做的好处是,他在身边人眼里,终于不再是弥勒佛转生。但同时也引来了一个巨大不良后果,那就是,当读完了他贡献出来的所有师门绝学之后,刘基等人便不再迷信书上的每一句话,而是开始尝试着论证或者质疑。

“传闻昔日太公尚曾经说过,宁在直中取,勿于曲中求。”

与刘基一样,罗本也觉得朱重九眼下突然留露出来的心态,有些不合时宜。“但太公尚之言,乃是教文王如何治国,却不是如何争天下。自古兵家都主张,内外有所不同”

“是啊,主公自己也曾经说过,只要能让我淮扬子弟少一些牺牲,北伐时不在乎用一些非常手段”唯恐朱重九在关键时刻犯了妇人之仁,军情处主事陈基也赶紧跟在罗本身后帮腔,刚刚留起来的三缕小胡子,看上去飘然绝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腐趣阁】【我读屋】【段子园】《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复活小说网】《她被赶出侯府后》【系统流小说】《了了》《大道朝天

顶点中文网【ddzww.com】第一时间更新《男儿行》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0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