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是礼拜一,天下第一楼的全体演员来全聚德体验生活。

其实江浔是用不着到全聚德的,他的角色该到京剧院体验生活,可是架不住全聚德的烤鸭子太诱人了,在中戏,整天价青菜豆腐这谁受得了。

北平烤鸭店!

和平门店的门头不象后世装修得那样花里胡哨,简单五个字却是大气十足。

夏淳导演率先从公交车下来,看看手表,下一趟载着演员的公交车还得十几分钟才能到。

“同志们,认真体验生活,才能快速进入角色,我不求大家一天两天就达到这个目的,但要尽快……”

说着说着,他眉头一皱,江浔一扭头就笑了。

只见丁志诚骑着雪亮的自行车一个急刹就停下了,这,绝对不是算命先生的节奏,冲这骑车速度就没进入角色!

“b组的青年演员要抓紧了,看我们两個组谁先进入角色……”夏淳导演带头走进烤鸭店。

“那我们能比得过老演员吗……”吴刚小声嘟囔着,却紧紧地跟在导演后面。

……

旧时说,饭馆让人服气,全靠堂、柜、厨。

对于人艺演员的到来,店里很重视,店里特意从西单南窄小胡同里把干了六十多年的堂头的李师傅给请了回来,又把正宗挂炉烤鸭的第三代传人田师傅也请了回来。

在两位七十多岁老人的带领下,他们先来到后厨,里面一群剃着光头的男师傅们烤鸭、剥葱、做饼、熬鸭汤。

炉火也正旺,烤鸭房里每个炉子都挂着两排近10只鸭子,炉口小不说,挂钩位置还刁钻。

在店里,这个是被视为禁区的地方,除了烤鸭师傅,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今天人艺演员来,轻易不上炉的田师傅拿起七尺檀木鸭杆,所有人立刻靠边站,只见他将经过加工的鸭坯高高挑起,杆往上抬,前手往后一拧,后手顺势一推,鸭身荡起一个弧度,顺着炉口,避开明火,稳稳当当挂进炉膛。

“这鸭子可不能直接往炉子里送,得举着棍子往前悠那么一下,鸭子这边的钩子才能钩住里面的钩子。”田师傅笑着介绍。

饰演罗大头的韩善续跨跃欲试,可他拿棍子挑着鸭子一悠,鸭子直接就掉火堆里了。

哗——

众人笑成一片,这功夫哪那么容易练成的。

功夫深就得学哪,谭宗尧、韩善续等人站在炉子边就不挪步了,金炉银钩,把人都给钩住了。

江浔却在看着菜谱,菜谱里一共记载了246种菜品的做法,其中全鸭席的做法就有108道。

9个彩拼冷盘,11个热菜,一套烤鸭,一个汤,最后一道甜品。虽然没有实物图,江浔光看文字就已经脑补了一桌红楼大宴,贵气逼人,烈火烹油。

好嘛,这道“飞燕穿星”,“星”是只取用鸭舌中间那一条舌蕊,用八十条鸭舌蕊,镶在十六个鸭茸球上,形成十六个金星,泡发的燕菜在星间环绕。

一碗,就要足足用掉80只鸭子!

敢情这位大爷是一顿饭吃八十只鸭子的主儿!

那就是奢侈……对,奢侈!江浔仔细咂摸着。

当然,体验生活也不能只说不练,飞燕穿星没有,中午,烤鸭店请吃烤鸭子。

“东家,您这边请。”李师傅笑着礼让着戏里饰演大少爷的修宗迪和二少爷的李光复,大少爷二少爷可不就是全聚德的东家吗,这声东家叫得还真应景。

“李师傅,您别客气,我在戏里是唐茂昌,您还是叫我的名字就成,我叫修宗迪。”修宗迪很客气。

戏里不光有a角的大少爷二少爷,还有b角的大少爷二少爷,可是有导演在,有老演员在,江浔这个东家大少爷只能做到一个犄角旮旯里。

“怎么着,你这个大少爷,您该坐那桌。”丁志诚见江浔坐在他旁边,就开起江浔的玩笑。

江浔没有应声,丁志诚感觉没意思也没再打趣他。

“今天这鸭子怎么吃?”青年演员坐一桌,也不都是没吃过鸭子的主儿,可是看着菜谱,大家已经脑补出一桌全鸭席来。

“烧鸭子每桌两只,荷叶饼、烧饼、小米粥随叫随上,爷儿们桌加老虎酱,女客桌上绵白糖。”江浔立马道。

“行啊,台词背得够熟啊。”丁志诚笑了,不是自已的台词也都背下来了,这份功夫他得认。

李师傅就象当年一样立在一旁侍候着,听到江浔的台词忍不住回转过脸来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人。

这词儿他是真熟悉,当年天天说!

可是时代在进步,吃鸭子也进步了!

现在,一只烤鸭约片108片,先从鸭脯上下刀,片20%的鸭皮,蘸白糖吃;

再片80%的鸭肉,和大葱一起卷在薄饼里蘸甜面酱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维持女配的尊严》《重开吧!蜘蛛侠!》《我在现代留过学》《美食:美食系神豪》【创读小说】【笔趣库】《神话:灵性支配者》《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高武纪元》《神话之后

顶点中文网【ddzww.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戏剧年华》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旁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日学徒的百年酒楼盘回来,把
都市 连载 314万字
李老三的小日子

李老三的小日子

李家老三
关于李老三的小日子:时间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社会。故事线:大学前都是生活琐事和家长家短,平淡搞笑为主。大学开始换风格,和一帮兄弟征战沙场,没有系统,后期脑洞比较大。
都市 连载 114万字
夜的命名术

夜的命名术

会说话的肘子
蓝与紫的霓虹中,浓密的钢铁苍穹下,数据洪流的前端,是科技革命之后的世界,也是现实与虚幻的分界。钢铁与身体,过去与未来。这里,表世界与里世界并存,面前的一切,像是时间之墙近在眼前。黑暗逐渐笼罩。可你要明白啊我的朋友,我们不能用温柔去应对黑暗,要用火。
都市 连载 631万字
双穿年代

双穿年代

中帝人
这是一本从现代到年代互穿的故事。有《四合院》背景,但几乎没有戾气。主打轻松、生活和年代感。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都市 连载 28万字
那年花开1981

那年花开1981

风随流云
这是一个考上大学就能鱼跃龙门的时代,这是一个处处风口飞上天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还有纯洁不渝、真挚感情的时代;只不过李野刚刚来到这个时代,却被劝着放弃高考进厂打螺丝;“反正你也考不上,就死了这条心吧!”“我堂堂二本冲刺型选手会考不上?那岂不是辜负了那么多年体育老师的教导?”群号:QQ905492509
都市 连载 245万字
重返1973农村日常

重返1973农村日常

安然入睡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宅男在连续奖励自己六次后,猝死穿越重生1973年做知青。这里有从未刷过牙的朴实老汉,也有奸猾似鬼的二流子,还有美貌、但满口方言的小媳妇儿。
都市 连载 46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