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顶点中文网】地址:ddzww.com

“大师,您这是·····这是物理超度呢?”龙文章瞪大了眼睛道。

这个和尚微微一笑,而后便开始掏出来布袋里面的火药,开始往枪管里面塞火药,还有铅弹。

这种近乎原始的弹药装填方式,在八国联军时期甚至都已经被淘汰了。却在这片西南的中国山林之中,于这位法师的身上得到了传承。

此时此刻,从其他的方向上,也来了不少游击队的队员。

他们手里的武器五花八门,有的是红缨枪,有的是步枪,还有的是弓弩。江洋甚至还看到了一个小游击队员手里拿着一把弹弓。

对于孟烦了来说,小书虫此人,还只是有赤色倾向,而此时在他们面前的,却是实打实的红色武装。

这是孟烦了第一次接触到这些人,与其说他们是军队,倒更像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农民起义军。

他们的武器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却偏偏找不到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步枪。

他们用超出孟烦了和龙文章理解的方式,存在于这片丛林之中,同日军周旋良久,死战不降。

在私下闲聊的时候,孟烦了曾经和战友们提起过,这些在沦陷区与世隔绝,却又永不言退的疯子们。

他们没有后勤补给,没有弹药配发,没有后方野战医院,也没有炮兵火力支援。

这些人藏匿在茂密的丛林之中,或者是青纱帐之后,亦或者是崎岖的山岭之间,顽强的像是一株野草,同日军血战到底。

打扫战场的时候,龙文章十分慷慨地表示,日军这个巡逻小队的武器装备,都可以归属这股红色武装。

江洋从房顶上跳下来,指着游击队中的一个人道:“看到了吗?老熟人,小书虫。”

孟烦了靠坐在墙壁上道:“是啊,他真的渡江而来了。”

江洋拍拍他的肩膀道:“人家是真正的,理想的践行者。他渡过了怒江,也参加了他一直向往的红色武装。

有时候我就想,或许人家这才是活出来一个人样了,至少他在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管成功或者是失败。”

孟烦了不想承认,自己之前看错了一个人。

于是他矢口否认道:“这叫什么理想的践行者啊?那小太爷也是了,小太爷之前想当兵,然后就真的当了兵,保家卫国。小太爷也倍儿骄傲!”

说着,他就向自己竖起来一个大拇指。

此时龙文章走过来,来到了小书虫的面前,将那本被油张包裹起来的书,放到了小书虫的面前。

看到那本书,小书虫的眼睛里面顿时放出光芒来。

“你竟然找到它了,我还以为它丢了呢。”

小书虫如获至宝一般地将那本书拿过来,一脸惊喜地看着龙文章道。

“好好拿着它吧!可不能再丢了。”龙文章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抗战之从亮剑开始打卡》转载请注明来源:顶点中文网ddzw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5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