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2ff.

朱翊钧看着自己的母亲,他发现自己母亲的身子不颤抖了,但是双拳紧握,眼圈通红,朱翊钧知道,老妈这是准备和高拱拼了。朱翊钧却看着冯保,你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不过朱翊钧也知道,自己老妈是真的不喜高拱,这货真是嚣张跋扈。

比起高拱,张居正就好多了,对自己母后非常的尊重。况且朱翊钧也不想保高拱,这货现在就这么猖狂,真要是干几年之后,那还不得上天啊!

张居正就稳妥多了,虽然专权,但是人家变法,人家也没想着造反,这就可以了,其他的不重要。

反正自己需要变法党,张居正去培养,去抗雷,很好的选择。

虽然很想弄死冯保,不过朱翊钧知道,自己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在老妈的眼里,自己就是一个十岁的小屁孩,说得话基本上什么分量都没有。

沉默的坐在龙椅上,朱翊钧看着冯保哭哭啼啼的给高拱上眼药。

“行了,这件事情本宫自有主张!”李氏一摆手,转身向着后面走去,连朱翊钧都没在搭理。现在的李氏急需一个能商量的人,这个人就是陈氏了。

朱翊钧看着趴在地上的冯保,从龙椅上下来,转身向着乾清宫走去。这一刻,朱翊钧知道,高拱完了。

朝廷的事情朱翊钧不是很关心,毕竟结果已经注定了。现在朱翊钧关心的是自己学宫的事情,这才是关键。第二天一早,朱翊钧很早就跑到课堂去等张居正了。

无论如何,这件事情都要张居正点头,表面上张居正是自己的老师,实际上自己还需要张居正的帮助。

选择谁家的子弟,朱翊钧自己心里面也没有一个印象,但是朱翊钧相信张居正。凡是被张居正选中的人,自然是他的人,也就是改革派。

朱翊钧需要的就是改革派,其他的事情,朱翊钧并不是很在意。

“张师傅!”见到张居正走进来,朱翊钧先给张居正见礼,表现的很恭敬。张居正则是侧身受了这一礼,算是受了半礼,随后又给朱翊钧行了礼,这算是君臣之礼。

各自坐下之后,张居正开始给朱翊钧上课,课堂气氛自然是其乐融融。

朱翊钧不是小孩子,他自然知道该怎么样做好一个好学生,并且两世为人,背诵那些文言文的难度没有那么多大。这样一来,课堂气氛自然就好不少了。

等到课上完,朱翊钧笑着说道:“张师傅,朕准备建一所学宫。”

张居正心里面自然知道这个学宫是怎么回事,他早就得到了李贵妃的授意,详细的琢磨了一下,发现这也是一件好事情。自己安排人陪着皇帝读书,好处多多。

不说其他的,简单来说,自己能够更好的影响皇帝的想法和成长,这就是好事情。

皇帝年幼,长于妇人之手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况且宫里面还有这么多太监,让小皇帝在这样的环境里面长大,张居正也不放心。虽然知道皇帝接下来要说什么,可是张居正还是装作好奇的问道:“学宫?”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顶点中文网【ddzww.com】第一时间更新《万历驾到》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蝉动

蝉动

江苏棹子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历史 连载 613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0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