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中文网【ddzww.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是硬饭王》最新章节。
我还有救?!
抱歉,导儿,我已经没救了!
走出校门,在回家的路上,李培风总感觉今天的秋风格外的萧瑟。
他是真没想到自己在导师心里居然是这么个德行,记得刚获得系统的时候赵清歌档案中的“对宿主印象”还没有这么差。
至少没有“举止轻浮放荡”这个词,怎么今天了?
天见可怜,在获得系统前读研的一年半时间里,李培风天真的以为自己和赵清歌一直是师慈徒孝的典范……
赵清歌,在北华师大院是非常有名的优秀青椒,无论是学生还是同事都对其有口皆碑。她本人的科研水平也颇高,在国内网络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大东国,网络经过长久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不再是与主流割裂、对立的。
赵清歌更是北华大学网络研究论坛的主持人,并以网络研究为主开设了选修课。
和其他年长的、传统的学院派老教授观念不同,赵清歌认为,网络就是当代,随着时间推移,评判体系必将发生改变。
怀着这种想法,赵清歌打破常规,成为了第一个将网络为主要研究方向的教授。
当初李培风排除众多资格深厚,头衔更大的牛导,选择赵清歌这个从未带过学研究生的青椒作为导师,就是有这一层原因。
其次是二人比较熟,赵清歌教的选修课,处于本科期间的李培风基本一节不落,还在大三的时候便加入了赵清歌的课题组进行助研。两人提前积累了一定的师生情,互相都比较了解。
赵清歌为人处事温文尔雅,不急不躁,信奉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认真负责且保持尊重,从来没有因为什么事情对学生红过脸,虽然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但更多以引导和鼓励为主,这很对李培风的胃口。
而等真正拜入师门,了解到赵清歌的家世背景,李培风更加惊喜。
因为赵清歌背后的关系太硬了!
父母都是国内顶级高校的大佬,自己只要厚着脸皮套瓷拜码头,未来前途大大滴有,没准能让自己少奋斗七八年。
多年的相处,李培风认为自己和赵清歌的关系处的非常愉快。
他平日里刻苦学习,论文水的炉火纯青,能水十万字,绝不提炼成三万字,写得东西再烂也敢大胆往外投。如此这般,倒是让他走大运,本硕期间发表了三篇中文核心期刊作品和论文,虽然都是在赵清歌指导下完成,均是二作,但也足以傲视周围同专业的同学。
还有赵清歌给的课题,李培风即便明知道是免费打工,也从不摸鱼,加班加点查文献找数据按时圆满肝完。
他在科研中勤奋,不仅自己出成果还能充当导师的得力助手。
他在科研外听话,甘愿做导师的头号马仔、门下走狗。
每逢过年过节或赵清歌的生日,李培风的礼物次次不落,价钱或许不贵,但往往都是独具心意的,是赵清歌不忍拒绝的……
总之,李培风觉得自己在赵清歌面前已经乖巧到一定境界了,就是院里那些导师口中的别人家的学生。
赵清歌说一,他不敢说二。
让他上东,他不敢上西。
让他打狗,他不敢撵鸡。
“但我换来了什么?”
“流氓?不正经?卖弄风骚?轻浮放荡?”
“读博是让我坐牢改造?我看你是妥妥的更年期!”
李培风对此很是伤心失落。
当然,这与另一件事相比,根本无足轻重。
那就是新手考核人物的第二个目标,就是他的研究生导师——赵清歌!
系统你简直是秀得我头皮发麻……
时至今日,李培风对此仍然有些不能接受,但至少不像一开始知晓任务后那样被吓得灵魂出窍了。
“不要慌,问题很大,慌也没用!”
“只要胆子大,导师放产假……个屁啊!”
“那是在作死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从泰坦尼克号开始》《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噩梦使徒》《泰昌大明》《华娱,从神雕剧组开始!》《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空间渔夫》《谁让他修仙的!》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中文网】地址:ddzw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