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顶点中文网】地址:ddzww.com

王郅隆此言一出,在场的人们都神色各异。

严修和姚石泉等一众官员脸色都有些不好,他们对视了一眼,轻声交谈起来。

方若笑着拍了拍王郅隆的肩膀,十分认同他的话。

英敛之坐得端正,低着头,看不清脸上的表情。

吕蕙如等一众女子,则流露出了几分担忧。

吕兰清皱着眉,面带不悦地看向王郅隆和方若,心中有些鄙夷。

商人奸诈,无利不往,女学明明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在他们那却成了赔本买卖。

傅增湘蹙眉问:“这么说,您是不支持女学了?”

“哈哈哈!”王郅隆将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站起身道:

“润沅老弟不要紧张!你也说了!我致力于慈善事业,偶尔做一门赔本买卖,也不是不行!”

他前后言语颇为矛盾,众人都紧紧盯着他,等着下文。

王郅隆走到英敛之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今日是敛之极力劝我前来的,他言女学有利于国之发展,我虽是商人,却也心系国家,国之不国,商人也难以成器,各位说对吧!?”

众人点点头,方若拍桌赞同道:

“巧了!我也这么想!若是连大清都亡了!我们怎么赚钱!?”

“不过——”

王郅隆话音一转:“我听傅先生的意思,是把女学当作政治斗争的工具了!?”

傅增湘连忙否认:“自然不是!”

“噢?那我倒想问问,傅先生所提议的女学,是官办还是民办?”

“自然是官办了!”

吕兰清有些迷茫。

她之前一直提倡兴办女学,以为只要一处校舍、几名老师便可教授若干学生。

如今听他们为了学校的办学性质而争论,不觉陷入迷惑:官办和民办有什么区别?

王郅隆大笑三声,语气变得尖锐:

“官办学校之腐败,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如今之学子,争入官校者,无不为了做官发财之梦;对于其中教员,更是不论其学问之深浅,惟论其官职之大小。”

“若真由官方主办女校,那入学之女子,究竟是为了自强独立而学习,还是为了寻个好夫婿而入学,恐怕不得而知!”

吕兰清没去过官办学校,也没见过官校学生,不知道其中实情。

但她见傅增湘脸上一会青一会紫,却始终没有反驳,便知道王郅隆所言不虚。

王郅隆接着道:“再者,官办学校所派老师,多为古板的老学究,平日尚且是男女设防的做派,又如何教导学生?”

傅增湘道:“这就不劳您费心了,学校由我主办,自然会选择合适的教员,更何况,我还准备邀请碧城女史担任女校教习!”

王郅隆呵呵一笑:“若官办真有那么容易,您又怎么会拖一年之久?一直等到碧城女史崭露头角才开始筹办?”

“再说了!”王郅隆头一昂,“碧城女史现在还是我们大公报馆的人!去不去女学,还不一定呢!”

吕兰清皱眉,就要站起身,却被身旁的英夫人按住。

她摇头轻声道:“别急,女校更适合民办。”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满级老祖在人间》《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重生成阴鸷太子的心尖宠》《全民诸天三十年后》《黄昏分界》《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沼泽领主:我有情报系统》《泰昌大明

《晚清第一女校长》转载请注明来源:顶点中文网ddzw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柳绪琬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历史 连载 32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
蝉动

蝉动

江苏棹子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历史 连载 613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