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故事》转载请注明来源:顶点中文网ddzww.com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在一起谈论,愿意与什么样地人做朋友。
三人都说:“谁能够做到相互交往完全是出于生存需要,而不带任何心机、目的;谁能够做到相互帮助却不是为了得到彼此的感谢,没有个人目的;谁能够做到登上天空巡游雾里,找到那种无穷无尽地虚幻感觉,忘掉自己的存在,体悟到生命永无终结和穷尽的那种境界?我就愿意与他做朋友。”
三人相视,会心而笑,莫逆于心,于是相互结成好友。
过不多久,子桑户死了,还没有下葬。孔子知道了,派学生子贡前去帮助料理丧事。孟子反和子琴张却一个在编曲,一个在弹琴,相互应和着唱歌:“哎呀,子桑户啊!哎呀,子桑户啊!你已经返归本真,回到道的身边了。可是我们呢?我们还活着,还是个人!好羡慕你哟!道会将你变幻为何物呢?”
子贡见状,快步走到他们的近前,问道:“我冒昧地请教二位,你们这样对着死人的尸体唱歌,合乎礼仪吗?”
孟子反和子琴张二人相视笑了笑,不屑地说:“他们那些儒家,没有懂得什么是人生,又怎么会懂得礼的真实含意呢!”
子贡回来后把见到的情况告诉给孔子,说:“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呢?一点道德修养都没有,长得人模人样地,给人的感觉还是个人,可他们做出来的事?真的不敢恭维了。他们竟然面对着死人的尸体唱歌,容颜和脸色一点也不改变,没有什么词可以用来描述他们。他们究竟是些什么人呢?”
孔子说:“他们都是些摆脱世俗礼仪束缚而逍遥于世俗社会之外的人,我孔丘却是生活在世俗环境中的人。生活在世俗之外的人和生活在世俗之中的人,两者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是不同地。唉!可我却让你前去吊唁,我们彼此不在一个生活圈中的人啊!我实在是浅薄呀!
他们与造物者结为伴侣,而逍遥于天地之中,与天地万物融合为一体。他们把人的生命看像赘瘤一样多余,认为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他们把人的死亡看是毒痈化脓后的溃破,认为此物死彼物生,一次生命的结束是另外一个生命的开始。
像他们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在意死与生谁先谁后呢?死去的人与活着的人对于他们来说都无所谓,没有死与生、先与后之分。
他们把自己当成任何物类,并不认为自己一定就是人,而是任何物类。因为!人与万物一样,都来源于道,只是幻化的结果不同罢了。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他们把自己当成任何物类,无论自己是何种物类,都只是把自己寄托于这个物体上面而已;他们还是他们,外物只是一种寄托罢了,外物只是一个外在的形相而已。
所以!他们忘掉了体内的肝胆,也忘掉了体外的耳目,忘掉了思想……把自己当成道,当成进化。然后!进入此物死彼物生反反复复地生死轮回之中。
茫茫然彷徨于人世之外,逍遥自在地生活在无需为的环境之中。所以!他们怎么会自寻烦恼去遵循世俗的礼仪,从而将自己暴露在众人的耳目之前呢?”
子贡说:“如此,那么先生遵循地是什么准则呢?”
孔子说:“我孔丘,乃是苍天所惩罚的罪人。即使这样!我仍将跟你们一起努力。”
子贡问:“请问有什么好的方法。”
孔子回答:“鱼争相投靠进水,人争相学道。争相投水的鱼,挖地成池给养充足就可以了;争相学道的人,不被世俗所累,一副漠然、无所为地样子,心性平适就可以了。
所以说,有了池塘,鱼都忘记江湖里面的快乐了。有了道术,人们都忘记世俗的束缚,不知社会大环境依然存在了。
知道么?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鱼只有生活在江湖中,才是自由快乐地。而人!无法摆脱社会大环境啊!学道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办法啊!所以!我要与你们一起: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子贡说:“再冒昧地请教一下?什么是畸人?”。
孔子回答:“所谓的畸人,就是不受世俗束缚的人,他们追求与自然平等。但是!他们却生活在我们身边,好像与我们无异。也就是说!他们既不受世俗束缚,又能融入我们一样地生活的人,他们就叫‘畸人’。所以!又有人这样评价他们:天之小人,却是人间.
却是人间君子;人间君子却是天之小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小僵尸也想世界和平》《宝珠也想不到[重生]》《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四合院之赤脚医生》《红楼之平阳赋》《北宋穿越指南》《北美新神》《沧澜道》
我说那个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中文网dd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