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不亮北边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中文网dd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公子,巧啊。”

刘伯温来到苏璟的旁边坐下,明明只是刚认识,却表现的相当熟络。

“刘老伯,原来你们也在,还真是有缘。”

苏璟笑了笑说道,倒也没有太过意外。

虽然不知道两人的真实身份,不过肯定是非富即贵,来这也正常。

“对了,你家老爷呢?怎么没见到。”

苏璟问道。

刘伯温回答道:“下午逛的有些乏了,老爷就先休息了。”

“细狗?”

苏璟眉头一皱,有些鄙夷道。

那中年大叔看着挺壮实的,结果连一个老伯都比不上,太菜了。

“慎言慎言!”

刘伯温脸色一变,立刻阻止了苏璟继续说下去。

虽然他不明白细狗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将朱元璋比狗,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至于细,肯定也不是什么好词。

苏璟的嘴有多毒,刘伯温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吓了一跳。

“哈哈。”

苏璟笑道:“刘老伯,没必要这么紧张吧,你家老爷又不在,怕什么。”

刘伯温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我家老爷待我不薄,请苏公子理解。”

“理解理解。”

苏璟点点头道:“反正他那人也没啥意思,不谈他了,说多了都坏我吃饭的心情。”

这就是你的理解?

刘伯温看着谈笑自若的苏璟,神情十分的不自然。

但他又不敢说什么,不然苏璟这嘴里不知道能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苏公子,这溧水县你熟悉吧。”

刘伯温问道。

苏璟夹了块牛肉细细品味了一下,露出了十分满足的神色:

“当然,溧水县内,就没我苏璟不知道的人和事。”

开玩笑,苏璟穿越一年间,靠着系统和自身的才智,将商业版图完全的铺设在溧水县内。

这话,是半点不夸张。

刘伯温笑道:“既如此,那老头子我可就麻烦苏公子了。”

“好,你尽管说。”

苏璟也是相当的豪气。

身为溧水县第一富豪,他还是有些底气的。

刘伯温说道:“苏公子,我家老爷想添置几件衣服,但初来乍到,不知道该去哪家布行购置布料,还请苏公子推荐一二。”

苏璟闻言哈哈一笑道:“买布料么,那你还真是问对人了,不才,苏氏布行就是我开的,去了报我的名字,可以打九折。”

“嗯?苏公子还开了布行?”

刘伯温微微有些诧异。

其实下午的时候,跟踪苏璟的几人被甩开后便回来了汇报了情报。

趁这个机会,朱元璋也让手下人打听了一下苏氏布行的情况。

那可是溧水县最大的布行,全县几乎所有人买布都在苏氏布行,背后的老板据说很年轻,但没什么人见过。

刘伯温是真没想到,这苏氏布行的老板就是苏璟。

虽然都姓苏,但苏璟不是沙县小吃的老板么?

怎么摇身一变,又成了苏氏布行的老板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大宣武圣》《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多趣阁】《龙藏》《从长生苟到飞升》《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我有一枚命运魔骰》《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红楼之平阳赋》《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15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37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5万字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远征士兵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历史 连载 388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