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陷入了沉思,周瑜的话给了他提示,但他还要做出选择到底是在江上迎敌还是先回去。

这两个选择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坏处,但只要能够挡住敌人随便哪一种都可以。

江上迎敌的好处是能够充分将他们水军的威力发挥出来,并且不会将敌军前来进攻江东的消息传回江东。

江东的那些世家也能安稳一点,不会再给孙策他们找麻烦。

在城中引起的好处是能够源源不断的得到支援,并且凭借着城墙,周瑜的把握能够更大一些。

但坏处也很明显,敌军都来进攻江东了,江东的那些墙头草世家,肯定会蠢蠢欲动,说不好就会叛变。

思索了一下,孙策决定先在江上迎敌,如果水战打不过,再回陆地上,如果水战就将他们击退了,那当然是最好的。

孙策对着周瑜说道:“公瑾,我觉得咱们最好还是先在江上面和他们作战,如果输了再回江东。

这样能够将咱们战败的影响降到最低,可如果被他们登陆江东了,我估计那些世家绝对坐不住。”

周瑜闻言点了点头,他心中已然有了计较,确实和孙策说的那样,如果荆州的敌军登陆江东,对于他们有很大的影响。

周瑜看着孙策说道:“伯符,那咱们就在距离江东不远处的地方迎战,就算败了,咱们也能最快撤回去。”

三人就这样商议好了,他们接下来的作战部署,对于水军作战,周瑜还是很有信心的。

上一次他其实也并没有败在阎象手中,他之所以输了,是因为孙策的实力比纪灵弱,牵制了他的心神。

这一次,周瑜并不准备斗将,他比的就是排兵布阵,比的就是水上作战能力,比的就是谁的兵马更精锐。

他倒要看看,荆州训练出来的水师和他江东水师比谁更胜一筹?

话分两头,各说一遍。

魏延他们此时已经上了船,这一次他们带了十五万人,全部都是精通江上作战和步战的两栖士兵。

带这么多精锐士兵的目的,就是为了一次将孙策给打废,最少要让他缓好几年才能缓过来。

如果有可能,魏延甚至想用这十五万士兵直接打穿江东,把江东纳入荆州的地盘。

当然,也就仅仅只是想想罢了,江东的能战之兵最少还有三四十万,有光凭人数堆砌,孙策他们也不可能丢了江东。

魏延对着坐在一旁的蔡瑁问道:“老蔡,你对于这一次的指挥战斗有没有把握?你要面对的可是被誉为水战第一人的周瑜啊。

要是没有把握,你现在就说出来,他们直接避开他们的水上阻截,再找机会直接登陆江东,和他们陆上作战。”

蔡瑁不屑一顾的说道:“魏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看不起我吗?还水战第一人,谁给他封的?

而他没有打败我蔡瑁之前,可是没有资格称为水上第一人的,只有让我心服口服,我才尊他为第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顶点中文网【ddzww.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蝉动

蝉动

江苏棹子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历史 连载 613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5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