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中文网【ddzww.com】第一时间更新《回到明朝做塞王》最新章节。

朱家的粮食迅速被吃光了,一家人开始挨饿,他的父母都饿死了,除了倒插门的哥哥和嫁出去的姐姐,家里就只剩下他和二哥了。父母死了,却连下葬的地方都没有,人生最惨的境遇能惨过这样吗?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在好心的同乡刘继祖的帮助之下,他和二哥终于埋葬了自己的父母,然后二哥就扔下他分头逃命去了,二哥可能觉得这个年纪尚小的朱元璋是个拖油瓶,带着他谁也跑不了。

没办法,朱元璋只能却皇觉寺做和尚,希望可以混口饭吃,但问题是,寺里的和尚可不是电视上演的那些得道高僧,也都是一群世俗之人,欺软怕硬。

年幼的朱元璋在那里待了一段时间,整日干粗活,没少受他们的欺负。但他是个要强的人,是个上进的人,在皇觉寺里的日子里,他没有整日混吃等死,而是利用皇觉寺的藏经阁,开始发奋读书,自学成才,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

这个基础,对他后来的帮助很大。

三年后,寺里也没有粮食了,他就只能去化缘,说白了就是去要饭。在长达三年的要饭时光里,朱元璋走了很多地方,认识了许多英雄豪杰,说到底也是一群要饭的。

这段经历虽然史书上很少提及,但是笔者认为对他将来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当时白莲教盛行,朱元璋在要饭的时候肯定是接触过白莲教的。

要知道,当时的白莲教里的头头脑脑,像什么舵主,香主之类的,绝对不是电视上演的,一个个衣着光鲜,奴仆成群,一副成功人士的样子,说到底他们都他妈是叫花子。

有钱有势的人谁特么整天跟邪教混在一起,整天想着造反改变现状啊?

所以说,朱元璋在那三年的要饭生涯中,肯定是跟这些武林泰斗们有过接触的,今天跟陈舵主一起偷只鸡,明天跟韦香主一块摸个狗,顺便再看看村东的寡妇洗澡,就此结下了身后的江湖情谊。

朱元璋这三年攒下的这些个人脉若是在太平盛世可能屁都不值,但要是放到乱世那就两说了。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后来投奔了郭子兴的部队,根据史书上的记载,郭子兴对朱元璋是一见如故,不仅提拔他当十夫长,后来还把干女儿嫁给了他。

按照一般的观点是郭子兴的夫人一件朱元璋就感觉这人不一般,称他为奇人,故而对他多有栽培。

这样的记载大多数当权者上来之后给自己增加神秘色彩用的,郭子兴的老婆又不是穿越过去的,怎么可能一见朱元璋这个乞丐就认定他可以成大事?

实际上,朱元璋之所以能迅速吸引郭子兴的目光,进而依靠着他的关注成就大事,是因为两个很实际的原因。第一个是他识字,虽然是粗通文墨,当在当时的义军里面已经是凤毛麟角了,留他当亲兵最起码可以处理文案上的事。

第二个是他要饭三年攒下的人脉,要知道,当时的反元义军里面,郭子兴只是一个小人物,充其量是三线人物。一线人物是刘福通、徐寿辉,二线人物算是芝麻李,张士诚,彭大,赵钧用,郭子兴根本排不上号。

不管是治世还是乱世,要想快速发展自己最有效的办法不是艰苦奋斗,而是抱大腿。当时的郭子兴就很想抱大腿,上面提到的那些大头除了张士诚基本上都信白莲教,所以要想跟他们攀上关系,就要先跟白莲教攀关系了,但是郭子兴本人不信白莲教,他是大户人家出身,没有必要加入反政、府的邪教,故而想攀人家的高枝也攀不上。

所以此时,朱元璋要饭时攒下的人脉就起到作用了,一说我当年跟陈舵主一起偷过鸡,跟韦香主一起摸过狗,那郭子兴就得掂量掂量了,有了朱元璋这个熟人,他要想搭上白莲教这条线就容易了。

所以就提拔他做亲兵十夫长,后来还把干女儿嫁个他。注意是干女儿,干女儿和亲女儿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中的差别,有过孩子的都知道。

而朱元璋得到了这个机会之后也不负众望,迅速凭借着自己的出色的业务能力获得了郭子兴的赏识,具体来说就是杀人、绑票、勒索粮食、抓壮丁。

至于朱元璋是如何在郭子兴的军队中建立自己的威望的,那其实跟现在的混黑社会的小混混差不多,就是两点——砍人跟喝酒。

朱元璋很够意思,或者说他很能忍,打仗的时候冲的猛,撤退的时候最后撤,打了胜仗就说是领导指挥有方,得了赏赐就分给手下的弟兄们,就这样一点点的建立了自己的威信。

跟兄弟们在一起喝酒的时候也很实在,大碗大碗的喝,渐渐地弟兄们都觉得他很够意思,很豪爽,也就愿意跟他亲近。

所以说,朱元璋的威望都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都是多少次死里逃生换来的,他跟他的死党们的交情都是一碗酒一碗酒喝出来的,都是一点一点的攒出来的。不容易,真的很不容易。

至于书上说的,那些人一看朱元璋就觉得他不一般,就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他干,那纯粹扯淡,那些大老粗们难道还会相面?

他们跟着朱元璋干的时候,估计也没想到这人将来能当皇帝,只是暂时没有别的去处,觉得这人还不错就留了下来,谁知道能混到大明朝的开国功臣。

这就是朱元璋的第一桶金,至于后来就顺的多了,占据金陵城后,立即施行寨粮,抓壮丁来当兵,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四处征讨,凭借着充足的补给,严格的军纪,正确的战术,不错的运气,逐渐削平群雄,成就大业。

当了皇帝之后,他还是没有休息,时刻防着别人躲了他的大明江山,为此,他主要采取了两个人办法,第一是设置藩王制度,将大明的兵权从那些开国武将们的手里,逐渐地转移到他的儿子们手里,为大明朝的江山多上了一道保险。

第二个办法就是造神,他找了一堆御用文人,让他们挖空心思把自己塑造成无比英明的形象,好让天下臣民顶礼膜拜,一提到他就佩服的五体投地,不敢仰视,更不敢挑战他的权威。

具体的办法就是写他当年还是屌丝的时候,就有很多很多大人物认定他不一般,将来肯定会有所作为,增加他的主角光环,再者就是那个著名的先打陈友谅后打张士诚的理论,到现在都让无数的人崇拜,这成了朱元璋料事如神的最有力的证据。

但是,他的造神运动受到了一群人的阻挠,那就是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们,他是怎么起来的,他的黑底子这些人都清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中文网】地址:ddzw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