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顶点中文网】地址:ddzww.com

“伟中”拿到电信运营商给的合同后常常不是只需要把设备交接给客户,还包括复杂的、端到端的项目交付过程。

例如针对特定客户的需求去定制开发产品或者解决方案,例如完成货物运输等供应链活动,例如工程分包或者物料的本地采购,例如从规划、勘测到部署、测试、验收、割接等活动的工程实施。

项目的合同评审包括了产品及解决方案、交付与服务、财务经营、商事法律四大专业领域,各领域专家输出专业评审意见,供合同决策团队决策。

合同决策则依据金额大小、客户重要性、项目复杂度,按照客户部、国家、地区部、总部分层分级决策。

“莱茵电信”无线换代项目很重要,他们已经组织四大专业领域评审过几轮,已经和地区部、总部开过多次分析会,各个山头的领导对项目情况了解得比较清楚。

“伟中”信奉“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强调各级主管一定要从有一线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中选拔,以避免公司被一堆纸上谈兵的聪明人所误。参加项目决策会的领导及专家们个人履历上身经百战,在总部的又要面对全球的项目,见多识广,积累了丰富的项目运作经验。

公司中凡与客户或一线打交道的人手机必然是7天乘以24小时开机,路文涛不一会儿拉齐了人,即使在星期六夜里也有会议冲突的那些人则委托了可以代表自己的下属与会。

各方就合同的几个关键决策点迅速达成一致,只是在新版本发布时间上吵架半个小时。大家逼着产品研发主管承诺8月1日发布新软件版本,产品研发主管说8月1日发布版本可以,但实在是违背客观规律,他没有办法保证版本的质量。

路文涛拍着桌子说必须在会议纪要上白纸黑字写上“符合质量标准的版本”,产品研发主管梗着脖子不同意就“符合质量标准”几个字签字画押,双方又吵架半个小时。

最终,总部负责全球销售与服务的总裁和产品线总裁拍板,以客户为中心,听一线的。如果将来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误了项目交付,怎么问责是将来的事,断无可能现在就发一面质量上的免死金牌。

末了,大佬们恶狠狠威胁,将来要把路文涛调回总部负责这个产品的研发,把产品研发主管调去“莱茵电信客户部”负责无线网络产品的销售,让他俩对调脑袋思考,对换屁股再撕。

开完会,路文涛瘫坐在椅子上,对张文华说:“文华,这两个月养精蓄锐,8月份你亲自挂帅,打硬仗!”

“伟中”强调项目的端到端管理,但还是分了两段,通常由销售部门出人担任销售项目总监,服务部门出人担任签单之后的交付项目总监,而如此的重大项目,当然需要重量级的人物挂帅。

正走进来的罗小祥听到之后急了:“各位领导,老张亲自挂帅的固网项目要到圣诞前才能结束,他还要管自己团队的人和事,这两个月养不了精蓄不了锐,8月份忙不过来啊!”

张文华正在一个罗小祥负责销售的项目上亲自挂帅交付。

路文涛爽快:“靠!那我管杀管埋,自己上!这个项目我从销售到交付打通关,搞不掂就跳莱茵河!”

老孙把脸一板:“屁话!我们的要求是必须搞掂,不是搞不掂跳河!你跳河能跳出花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路文涛,你懂不懂交付项目管理?不懂就呼唤炮火,找地区部或者总部要个项目经理来支持。”

“领导,我可是交付出身的!怎么会不懂呢?我们肯定会向地区部求助的,但是最起码今年我自己逃不掉,这个项目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老孙突然记起了什么,说:“对了,今天客户老大又跟我提了他们的首席信息安全官因为网络安全上的担心而反对我们的事,网络安全到底可能会出些什么问题?公司谁管?管理策略是什么?我们应该做的管理动作是什么?张文华,你研究下!”

在“伟中”做个稍大一点的主管就需要超强体力,老孙显然具备基本素质,他星期五晚上参加地区部组织的经营分析会,十二点多散会;星期六一大早陪客户去科隆打高尔夫;下午四点赶到会议室,讨论项目,吵吵嚷嚷中将近晚上八点;然后马不停蹄,自我批判会。

“伟中”的各级主管每年要组织一次自我批判会,自我批判会不讨论具体业务,重点反思自己在个人素养、工作作风等方面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类似“伟中”这样的科技企业,可以说是一个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商业军团。“伟中”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最大成功之一是把一帮秀才改造成了在本行业激烈商业竞争中有血性、意志坚韧的斗士。大家聚焦业务目标,聚焦“成事”,以战功论英雄,内部管理相对简单、高效。

只是,一些人在业务压力之下,变得仅仅关注“成事”,而忽略了“为人”。公司快速发展,坐在大船上顺风顺水的人多了,自负、狂妄的人多了,一些人甚至表现出“小人得志”的做派,公司很重视一年一度的“照镜子”。

公司相信大企业病的核心是组织的动脉硬化,相信活力是组织之魂,相信蒙尘的珍珠终究是珍珠,不完美的英雄终究是英雄,自我批判并不是为了否定优缺点同样鲜明的那些人,而是为了他们走得更远。

自我批判会由hr主管主持,先进行组织的自我批判,再做与会每个人的自我批判。西方人不习惯当众自我批评,因此,只是老孙带着几个中方骨干与会。

老孙提出今年的要求:“首先,大家在自我批判时要互相提意见,决定每个人的自我批判是否可以过关?但是,重点是自我批判,不是互相揭发、批斗!其次,大家不要去讲什么改不了的性格问题,讲你能改的,下决心改的!”

几个人在组织的自我批判时迅速达成一致:“莱茵电信客户部”最大毛病是“本地化”倒退。

“伟中”在海外一直致力员工本地化,这是人力成本、客户关系、所在国政策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尤其在欧洲市场,客户中高层往往没那么认可陌生东方面孔,需要招聘熟悉本地环境的业界高端去维系客户关系。

“莱茵电信客户部”一直有本地客户经理,过去在路文涛、罗小祥的位置也是“1本地+1中方”的配置,半年前两个本地高端离职了,剩下两位中方骨干都有很强客户连接能力,路文涛与卡恩,罗小祥与莱曼都建立了信任关系,老孙就没把招聘新的本地高端作为当务之急。但是,立足长远,这是一个毛病,放在当下,他们的本地化做得比兄弟部门差。

半年前,路文涛在与他位置上那位本地高端发生了表面化的冲突。

他们带的小团队获得了一个公司内部的“团队奖”,到手一笔奖金,本地高端理所当然要按职位高低把奖金瓜分到个人钱包里,路文涛理所当然要把钱用来大家一起花,大吃大喝一顿,再一起去莱茵河或者易北河的游轮上度一个周末。

两个人各执己见,本地高端骂“dummeschinesisch”,路文涛则骂“愚蠢德国人”,最终老孙拍板,按照欧洲人习惯,把钱分到个人。这件事情在每次谈到“本地化”时,几个人都要翻出来讲一次,到底谁该迁就谁?

罗小祥侃侃而谈,从这段往事讲到他对文化适应与融合的理解,讲艰苦奋斗可以对西方人解读为精益求精,自我批判可以对西方人宣讲为持续改进。他旁征博引,甚至讲到了智人都是源自非洲,文化差异从来不是固化的,中国人在世界面前应该怎么样?应该既不要盲目自大,也不要盲目自卑。“伟中”既要讲究方式方法去坚持公司核心价值观,又要师夷长技。

大家一致同意,路文涛说:“本来就是,在蛇口‘海上世界’买盗版碟的欧美人可开心了,人性是相通的。”

老孙瞪他:“我们要互学精华,而不是比烂!你们要学习小祥,才子,讲得多么有文化!时间不早了,下面进行个人的自我批判,路文涛带个头!”

“领导,那还是要长幼有序,从你开始。”

老孙开口,批判自己最大的毛病是过于理想主义,太急躁,对下属要求太高,给大家的压力太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足球]安东绿茵日记》《从泰坦尼克号开始》《渣攻改造,BE改写HE》【笔趣迷】《预支未来,修出个人间武圣!》《无限公路就业指南》《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这个武神太极端了》《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

《与云共舞》转载请注明来源:顶点中文网ddzw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

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

叁叁伍伍
关于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县政府公务员杨鸣讲了真话,被贬至乡镇政府,处处被歧视,处处被打压。无意救了美女,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都市 连载 709万字
渔夫逆袭:开局救美,渔获满舱

渔夫逆袭:开局救美,渔获满舱

钓梦人
(钓鱼+赶海+远洋捕捞+沉船寻宝+渔场建设)王晓宇在一次意外后获得了名为海洋之心的异能,并拯救了一名溺水美女,从此两人走上了一条钓鱼致富的不归路。主角是个正常男人,所以看到美女可能会有点遐想,但是放心,他绝对专一,本书单女主,不海王!赶海爆桶百斤蛏王,深海爆舱蓝鳍金枪;寻获价值过亿珍珠,打造私人专属渔场。无论是淡水还是咸水,无论是湖泊还是大海,他们都能携手应对。爆护爆舱已是日常操作,更多精彩还请移
都市 全本 189万字
全球高武

全球高武

老鹰吃小鸡
关于全球高武:地窟入侵,武道崛起。小人物也有大情怀,为生存而战,为守护而战。且看小人物方平,一步步崛起,拯救(忽悠)全世界的故事!(一群群号555700424已满,二群群号931250725)
都市 连载 1343万字
我真没想重生啊

我真没想重生啊

柳岸花又明
关于我真没想重生啊:万万没想到,社会精英、钻石单身汉的陈汉升居然重生了,一觉醒来变成了高三毕业生。十字路口的陈汉升也在犹豫,到底是按部就班成为千万富翁;还是努力一把,在个人资产后面加几个零,并改变历史进程。已有作品《大时代1994》,书友群601246758。
都市 连载 500万字
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

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

红桃三儿
你听说过罗家吗?就是和洛克菲勒、摩根这些家族一样影响力巨大的家族,一个全世界都必须承认的东方无冕之王。故事还要从一场游艇盛宴开始说起。
都市 连载 83万字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旁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日学徒的百年酒楼盘回来,把
都市 连载 3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