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爵离开了,这一天的夕阳和寻常之时一般无二,映照在紫禁城这座古老的宫城当中,依旧显得无比的巍峨壮丽,安谧静和。

朱常洛在乾清宫中坐了许久,心中复杂不已,首辅离任乃是大事,不是随随便便的一句话就能够决定的,王锡爵固然决心已下,但是有些必要的程序还是不能省掉的。

请辞的奏疏已经摆在了他的御案上,但是按照惯例,这道奏疏是要驳回的,像王锡爵这样的朝廷大员,至少要请辞三次,皇帝才能准许,这是为了表达君臣之间的情义,更重要的是,也给群臣一个准备的时间。

要知道,但凡需要走这种程序的朝廷大臣,无不是在朝堂之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之人,那么自然而然的,他们离去之后,所留下来的位置也是要会有无数人眼馋的,尤其是首辅这样的重责大任,人臣之极,更是值得拼尽一切去努力。

不过这一次,王锡爵可着实是给朱常洛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诚然,以王锡爵为首的一干先帝老臣们在朝堂上盘踞,时常会给他带来不小的麻烦,但是朱常洛之所以一直没有对他们动手,除了看在老首辅的面子上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无人可用

先前说过,神宗皇帝数十年未曾上朝,虽然依旧维持着朝廷的运转,处理着日常政务,但是毕竟内外沟通不畅,对于朝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群臣因为国本之事和神宗皇帝对抗,也最终报应在自己的身上。

其中最严重的一点就是,朝廷的大臣产生了严重的断代,放眼望去,朝廷的大佬当中,六部七卿,内阁阁臣,年龄在六十岁以下的,只有李廷机一人。

朝廷大员大多皆是垂垂老矣,半只脚迈进棺材里的人,这种原因归结起来,其实还在神宗皇帝的身上。

当初神宗皇帝和群臣因为国本之事而避居深宫,便决定迂回而行,既然阻止他的是朝廷的群臣,那么想要解决他们,其实事情也简单,换一批人就是了。

但是到了三品以上的官员,无缘无故想要换一个都是难事,更何况换一大批,所以神宗最终决定,耗着

他为皇帝,需要顾及朝廷的稳定,不可能冒着让朝廷动荡的风险去一次性更换一大批大臣,但是他可以打压低品级的官员。

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员,他并不动,但是从他避居深宫的时候起,朝廷三品以下的官员想要迈进三品,却成了一个天堑。

尤其是,神宗皇帝很年轻,这是他最大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的官员们大都垂垂老矣,数个重要部门都缺席官员多年,都察院就是一个例子。

自衷贞吉升入内阁之后,满都察院找不出一个可以负责院事的人,这就是神宗皇帝的打算。

只要他熬死了这帮和他对着干的群臣,底下的那些官员就算是反对他立太子,也没有足够的影响力。

只可惜,还没等到他把所有人都熬死,朱常洛就横空出世,以种种手段,夺下了东宫之位,神宗也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这个世界,将他的这副烂摊子丢给了朱常洛。

所以朱常洛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无人可用。

朝廷的这帮老臣,既是他的阻碍,也是朝廷维持下去的根本,应该说,在如今的六部寺院当中,只有主官而没有佐贰官的状况比比皆是。

即便是佐贰官有,也是朱常洛登基之后塞进去的。

为东宫时的班底,朱常洛对于自己人自是十分信任的,但是问题是,就算不谈他们的资历,观政和理政是不同的,没有足够的时间积淀,便无法熟稔的处理各种政务,这是普遍的状况。

如今的帝党中人在进入各部院之后,进步的速度已经算是快的了,但是仍旧不足以独挑大梁,出掌部院。

这一点还是韩爌给朱常洛的提醒,为年青一代最优秀的人物,当初朱常洛有意将韩爌快速的提拔起来,但是韩爌毕竟是韩爌,他比朱常洛看的更加清楚。

他太年轻了,上位之后也难以服人,更重要的是,年轻带给他的,是过于稚嫩的手段和处理政务的经验,所以他选择了到苏州府去当一个小小的知府,厚积方能薄发,正是此理。

试问就连韩爌这样的人物,都须得沉淀历练一番,才有信心独当一面,朱常洛又如何能够放心将朝廷交给其他的年轻一代呢

如果说内阁是整个朝堂的首脑,那么部院就是整个朝堂的核心,部院撑不起来,整个朝堂的运转都会受到影响。

再说回内阁,内阁当中如今有五位,不,加上新晋的叶向高,应该说有六位阁臣,其中四位超过七十岁,而另外两位则只有五十多岁。

王锡爵这么一走,必然会引起整个内阁的一场震动,且不谈其他,继任者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一般来说,内阁首辅都是由内阁阁臣递进的。

但是如今内阁的状况,老的太老,少的太少,朱赓和沈鲤两个人肯定是不考虑的,他们在朝中的朋党势力太大,衷贞吉还可堪一用,但是他和王锡爵的年龄差不多,本身也快要致仕了,朱常洛就算是将他提上来,也干不了两年。

何况首辅之位至关重要,若是让有力之人来担任,便能平衡内外两朝的格局,成为皇帝和外朝官员之间的缓冲,所以首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和皇帝有足够的默契。

这种默契是需要时间来建立的,如果换衷贞吉的话,恐怕默契刚刚建立好,他就又要致仕了,朱常洛是绝不愿意白白浪费掉这两年的时间的。

不考虑年纪太老的,年轻太轻的自然也不行,李廷机和叶向高二人,入阁已经是越级拔擢,要说让他们中的一个人来当首辅。

别说群臣不愿意,就算是朱常洛自己,也不大放心

李廷机为一个阁臣,应该说是比较合格的,但是放在首辅的位子上,他的胸襟气魄都有待历练。

而除了这两人之外,朝中能够担任首辅的人,一个巴掌数的出来,他们要不然就是年老不堪任用,要么就是资历深厚但是能力不足,都不能令朱常洛满意。

“陛下,陈公公到了”

片刻之后,王安蹑手蹑脚的走近,开口说道,生怕惊扰了朱常洛的思绪。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抖音热书】《我能继承角色天赋》《身为邪祟的我,教她们斩妖除魔》【绝境黑夜小说网】《精神病在废土当万人迷》【都来读小说】《我以机缘觅长生》【好看书吧】《落崖三载后

顶点中文网【ddzww.com】第一时间更新《明谋天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37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